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学结合”模式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构建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
车飞
机构地区
四平职业大学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7,共2页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与构建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91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4
1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被引量:443
2
龚小勇,包华林,余建军,蒋多,李斌.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职教论坛,2007,23(06X):17-19.
被引量:56
3
周雪.关于工学结合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资料汇编,2007.
4
蓝欣.工学结合架起从学校到职场的桥梁[J].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资料汇编,2007.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杨东占.
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1993(4):59-65.
被引量:10
2
薛天祥.
关于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几个问题[J]
.教育发展研究,1981,7(2):49-63.
被引量:10
3
陈解放.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
.中国高教研究,2006(8):22-24.
被引量:181
4
曹晔,邵建强.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
.职教论坛,2006,22(09S):4-8.
被引量:67
5
胡坤.
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初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62-63.
被引量:40
6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被引量:443
7
马树超.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
.职教论坛,2007,23(01S):42-44.
被引量:234
8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491
1
朱燕.
澳大利亚语言政策与文化研究概述:兼评《语言规划与政策的交叉:建立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3(1):98-113.
2
华坚,周桂瑾.
“内外结合 理实合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1-3.
被引量:7
3
奚小网,倪森寿.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1-2.
被引量:1
4
董自梅,谷延泽,朱学文,陶令霞.
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讨——“PTI工学结合职业素质目标分段培养模式”分析[J]
.河南农业,2008(20):14-15.
被引量:8
5
王得燕.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存在问题的研究[J]
.文教资料,2008(26):172-173.
被引量:3
6
李勤.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11(1):56-59.
被引量:9
7
赵克勤,谭平.
高职生物化工专业在工学结合中的调查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125-126.
8
罗凤曼.
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2):130-130.
被引量:2
9
陈小华.
高职商务英语“岗、证、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83-84.
被引量:7
10
唐莉.
论智能化考试对技工学校物流专业的推进[J]
.轻工科技,2012,28(3):85-86.
同被引文献
37
1
曾名勇,李巍然,于志刚,侯家龙,段善利.
构建多样化的考试模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05(10):38-40.
被引量:42
2
陆永忠.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19(4):47-49.
被引量:2
3
乔秀柏.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标准问题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分册,2008(12):8-10.
4
王卓.建立规范化的考核体系[J]中国高等研究,2006(02):45-50.
5
田富贵.略谈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江汉论坛,2010(03):36-37.
6
卫尔琦.绩效考核与量化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
7
杨延.
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2):56-57.
被引量:64
8
王吉田.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与促进[J]
.教育与职业,2008(8):148-149.
被引量:9
9
沈怡.
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职业教育评价观的影响[J]
.职教论坛,2009,25(1):49-52.
被引量:11
10
饶爱鹏.
高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革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9(8):162-16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王金岗.
对高职工学结合有效教学评价特色的探索[J]
.职教论坛,2010,26(30):50-52.
被引量:14
2
黄晓英.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过程评价为特征”的鉴定方式[J]
.科学咨询,2011(7):98-98.
被引量:6
3
张晓东,汪菊英,侯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2(8):117-118.
被引量:1
4
刘俊娟,樊国华.
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改革[J]
.河南农业,2013(6):22-22.
5
王贵和.
基于AHP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9):245-246.
被引量:1
6
邱学林,曹军,张俊清.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等级量表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2):17-20.
7
陈冰,陈迎松.
“可视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PLC技术及应用项目课程改革为例[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13-16.
被引量:3
8
于素芳.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成绩考评体系构建问题研究与实践[J]
.吉林教育(综合),2012,0(5S):40-4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王金岗.
虚拟现实技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3):76-80.
被引量:88
2
王金岗.
基于虚拟仿真的单片机教学改革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3):68-70.
被引量:7
3
张汉萍.
构建工学结合环境下的高职教学评价体系[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32-34.
被引量:3
4
王金岗,林磊.
工学结合模式下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设计[J]
.职教论坛,2013,29(17):26-29.
被引量:39
5
李妍.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过程性”考核模式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13(24):169-171.
被引量:16
6
高东梅.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发实训基地思路探索——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企共建影视动画实训基地优化措施为例[J]
.广东教育(职教),2013(10):10-11.
7
林磊.
虚拟环境下《炼钢生产操作与控制》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9):34-37.
被引量:2
8
陆清华.
浅析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物流专业的影响[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10):33-36.
被引量:5
9
裘俊彦.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机械工程综合设计与综合实训课程为例[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13(2):33-37.
被引量:6
10
梅敬.
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人文教育模式探讨[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4(4):71-72.
1
鞠荣祥.
谈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6(24):133-134.
被引量:13
2
孙红霞,赵晓理.
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探讨[J]
.管理观察,2011(13):101-102.
3
李海燕.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J]
.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76-177.
被引量:3
4
俞国.
江苏部分高职院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特点探析[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2(3):27-30.
5
郑晓坤,崔明福.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J]
.长春大学学报,2015,25(1):138-140.
被引量:5
6
陈网凤,高晓蓉.
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实训体系的改革与构建[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9(3):11-13.
被引量:7
7
姚忠亮.
浅谈高职教师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实力中应发挥的作用[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3,21(B12):102-105.
被引量:1
8
王慧勇.
高职高专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构建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92-93.
9
周晓莺,罗永红,全秋燕.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构建[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77-78.
被引量:1
10
陈白璧.
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
.武夷学院学报,2014,33(1):85-89.
被引量:1
成人教育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