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性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及其质量保障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性人才培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区域性和招生、培养环节、就业和继续教育的区域性等方面。区域性人才培养的教育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管理的保障;生源的质量保障;培养环节的保障;就业的质量保障;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
作者
黄勇荣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1,共2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08XMZ001)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区域性
教育质量保障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5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6
1
周平,陈俊生.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7,23(10):98-101.
被引量:15
2
李小聪.
关于提高生源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1):80-82.
被引量:18
3
白亚军.
服务区域经济与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2):8-9.
被引量:3
4
侯捷.
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5(36):65-66.
被引量:12
5
孙长缨.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7(11):87-88.
被引量:118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6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霆,唐代盛.
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J]
.求实,2006(z3):214-215.
被引量:62
2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
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
.高教探索,2005(2):91-93.
被引量:237
3
李洁.
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从可雇佣性及可雇佣技能视角[J]
.管理现代化,2006,26(2):58-60.
被引量:30
4
彭朝晖,杨开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开放性探讨[J]
.改革与战略,2006,22(6):121-124.
被引量:7
5
孙崇正.地方大学以特色自立于高校之林[N].科技日报,2006-01-05.
共引文献
245
1
詹奉珍,王静.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J]
.就业与保障,2020(15):59-60.
2
戴路.
对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思考[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4):86-88.
3
张军玲.
浅析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56-56.
被引量:3
4
刘宇,张平.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模型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332-334.
被引量:5
5
刘黾,贾晓菲.
论地方人才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中的职能定位[J]
.现代商业,2009(4).
6
邱成岭,安俊美.
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分析——新情境下学生就业前景分析视角[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6):108-110.
被引量:14
7
杨帆,石云生.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
.大家,2011(5):169-170.
被引量:3
8
唐艳军.
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其发展权的拓展与维护[J]
.传承,2010(24):132-133.
被引量:2
9
马德四.
嵌入式学习:后PC时代的数字化学习[J]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4):22-26.
被引量:2
10
李会增,徐丽,吴子国.
高校体育“体智能”创造教育模式的构建[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72-7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6
1
李惠.
西部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路径——基于西部某地方高校调研结果[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1,37(4):52-57.
被引量:3
2
程柯.
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培养模式探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1):100-104.
被引量:31
3
李丰生.
基于对旅游本质认识的旅游教育问题思考[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1):1-2.
被引量:8
4
王书翠.
欧美旅游接待业教育比较——兼探讨中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思路[J]
.社会科学家,2008,23(7):93-95.
被引量:7
5
雷兵,魏立安,黄宗升,胡春生.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自我培养和提高的途径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85-86.
被引量:26
6
刘文江,杨理连.
高职院校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内涵理解及其途径分析——以天津职业大学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J]
.职教论坛,2009,25(22):21-23.
被引量:12
7
单晓娅.
区域人才资源开发的规律研究[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23(3):83-87.
被引量:1
8
李孝红,崔文国,翁杰,冯波,屈树新,周绍兵.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76-79.
被引量:32
9
李钧敏.
地方性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3):11-14.
被引量:25
10
郭栋.
师生比视角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师数量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4,22(8):97-101.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2
1
吴子钟,张礼国.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人才建设的探索[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65-67.
被引量:6
2
黄勇荣,路佳.
基于区域性人才培养视角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7):50-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吴文浩,方亮.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5):13-15.
被引量:5
2
程晓丽,祝亚雯.
基于点-轴理论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
.地理科学,2013,33(9):1082-1088.
被引量:55
3
朱同林,祝亚雯.
池州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与对策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5,29(6):79-81.
被引量:2
4
卢剑鸿.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竞争力提升的策略[J]
.宿州学院学报,2016,31(4):36-39.
被引量:1
5
程晓丽.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测度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3):35-40.
被引量:3
6
胡璇,胡芳.
“大黄山”文化旅游业创新型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24,26(4):32-38.
7
王泽,王升厚,徐方旭,马莲菊,刘宏鑫.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以沈阳师范大学药用菌资源研究与开发方向为例[J]
.现代教育与应用,2024,2(5):119-120.
1
王保安.
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
.中国成人教育,2008(4):46-47.
被引量:6
2
尹金荣,罗锋,王东.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5):49-50.
被引量:19
3
郭凡,赵亚敏,郭建彪.
研究生教育培养环节改革初探[J]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7):84-84.
4
蔡志奇.
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订单式培养环节”价值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1):75-76.
被引量:9
5
陈春花.
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师发展[J]
.中小学校长,2008(5):49-50.
6
张延义.
区域性职教资源库建设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2015,37(5):105-108.
7
李娟.
素质教育区域性推进的实践探索与对策思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11-14.
8
关于妥善解决我省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通知[J]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0(5):11-12.
9
徐勤,葛波,李勇,滕亚,罗伟生.
明确任务,深化改革,努力实现我校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15-16.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办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0(11):48-48.
教育探索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