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玉文化传统是一种具有内在连接的变体链,伴随着社会文化变迁,在不同历史进程中的传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与统一性。具有"克里斯玛"特质的"文化密码"不但是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中历史分期的根据,而且是探讨玉文化传统承续问题的核心。
作者
朱怡芳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关键词
文化密码
神性
玉文化传统
分类号
J505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4
1
[美]E·希尔斯 傅铿 吕乐 译.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
[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22.
3
杨伯这.古老的中国玉文化[G]//古玉史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
4
孙守道.中国史前东北文化试论.东亚玉器[M].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5
邓聪主编.东亚玉器蒙古人种及玉器文化[M].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1998.
6
张明华."玉器时代"之我见[N].中国文物报,1991-10-27(3).
7
戴尔俭.
玉器时代献疑与美感探源[J]
.东南文化,1992(2):100-107.
被引量:4
8
牟永抗.吴汝祚.试谈"玉器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探源,中国文物报1990年11月1日第三版.
9
杨菊华.
良渚文化与玉器时代[J]
.文博,1994(4):12-16.
被引量:4
10
林华东.
“玉器时代”管窥[J]
.浙江社会科学,1996(4):45-48.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汪济英,牟永抗.
关于吴兴钱山漾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80(4):353-358.
被引量:16
2
黄宣佩.
上海马桥遗址第一、二次发掘[J]
.考古学报,1978(1):109-137.
被引量:61
3
芮国耀.
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
.文物,1988(1):32-51.
被引量:129
4
汪遵国,李文明,钱锋.
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J]
.考古,1984(2):109-129.
被引量:87
5
贾鸿恩.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玉龙[J]
.文物,1984(6).
被引量:53
6
韩榕.
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J]
.考古,1990(7):587-594.
被引量:55
7
曹锦炎.
浙江出土商周青铜器初论[J]
.东南文化,1989(6):104-112.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69
1
魏真.
“玉器时代”研究述评[J]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129-131.
被引量:1
2
莫嘉丽.
中国传统文学在新马的传播——兼论土生华人的作用[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3):65-74.
被引量:7
3
安志敏.
关于“玉器时代”说的溯源[J]
.东南文化,2000(9):31-33.
被引量:10
4
玉时阶.
美国瑶族社会文化变迁[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5):32-36.
被引量:8
5
林来梵,刘义.
新中国宪法变迁的见证——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J]
.政法论坛,2005,23(5):188-191.
被引量:5
6
王伟凯.
论传统的结构[J]
.广西社会科学,2006(5):24-26.
被引量:1
7
贺宾,秦瑞芳.
加入WTO背景下的西方文化霸权: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7(1):107-109.
被引量:1
8
唐检云,胡慧.
传统行政文化对服务型政府理念塑造的影响[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4):23-27.
被引量:11
9
唐韶军.
武术服饰的美学特征及其传承与发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50-52.
被引量:28
10
戎魏魏.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行使之理论依据[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1(6):92-96.
同被引文献
33
1
喻燕姣.
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J]
.东南文化,2000(7):66-69.
被引量:4
2
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被引量:911
3
王晋凤.
浅谈中国玉文化及内涵[J]
.文物世界,2002(2):73-74.
被引量:4
4
郭洁敏.
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融合的新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2-57.
被引量:10
5
彭兆荣.
仪式中的暴力与牺牲[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2):5-10.
被引量:8
6
王铭铭.
“君子比德于玉”[J]
.西北民族研究,2006(2):167-175.
被引量:6
7
李静.
借奥运之东风,弘中华玉文化——从奥运奖牌“金镶玉”说开来[J]
.艺术市场,2007(6):102-103.
被引量:3
8
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9
吕品田.
重振中华手工[J]
.装饰,2007(8):8-9.
被引量:12
10
王振复.中国美术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8
1
谢艳,何明跃.
中华传统玉器图案及文化寓意[J]
.中国矿业,2011,20(S1):218-220.
2
郑丁贤.
对体育“暴力”的宗教人类学解读[J]
.福建体育科技,2014,33(4):17-20.
被引量:1
3
丁宁.
明清玉器吉祥意蕴之管见[J]
.文教资料,2016(1):47-48.
4
蔡玉琴.
浅谈中国古代玉文化——兼论“君子比德于玉”[J]
.丝绸之路,2016,0(16):44-45.
5
刘玲,周佳,于潇.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7Z):15-16.
被引量:1
6
李新珂.
独山玉雕仕女的审美特征与角色认知[J]
.长春大学学报,2018,28(7):117-120.
被引量:3
7
曹天慧,王锦萍.
蜕变与重生——探寻岫岩玉雕发展脉络[J]
.天工,2020(5):24-29.
8
朱怡芳.
以玉比德:中国玉文化之伦理观[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2):51-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梁果.
和田玉玉雕仕女创作谈[J]
.理财(经济),2019(S01):12-15.
2
刘龙.
美国职业摔角的暴力审视[J]
.体育文化导刊,2017(9):202-206.
被引量:4
3
李春光.
《红楼梦》中“玉”文化负载词汇的英译研究[J]
.采写编,2020,0(1):145-147.
被引量:3
4
周国虎.
南阳独山玉雕审美价值研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44-45.
被引量:1
5
张克钊.
南阳独山玉雕的工艺特点与审美价值分析[J]
.天工,2020(5):62-63.
6
朱怡芳.
玉文化的想象性叙事[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1):67-79.
1
杨旦修.
探析电影中英雄的文化密码[J]
.电影评介,2007(9):20-20.
2
郭利.
解读悠远的文化密码——读顾朴光《面具》[J]
.乡音,2011(4):39-39.
3
林颖.
坊巷与码头文化视野中的闽剧[J]
.福建艺术,2011(6):48-49.
4
孙迎庆.
文化密码的遗传与变异——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历史印痕[J]
.中华手工,2006(5):82-85.
被引量:1
5
刘澜汀.
浅析中国当代前卫艺术的审美实质[J]
.铜陵学院学报,2010,9(3):80-81.
6
芦超.
动漫艺术风格文化传统研究[J]
.才智,2014,0(22):255-256.
被引量:1
7
文金祥.
大明朱氏家族书画艺术[J]
.紫禁城,2014(7):25-55.
被引量:3
8
陈晓燕,宓鲁.
裴艳玲三访巴黎授洋徒[J]
.中外文化交流,1995,0(5):50-51.
9
王少明.
后现代主义与广东音乐的创新与发展[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3):82-87.
被引量:4
10
蔡文利.
浅谈中国山水画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0):38-38.
被引量:5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