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义”话语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导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文学观念,是文学上的种种"主义"话语。"主义"话语是新文学观念的现代性想象和建构,是新文学理论设计的产物,对新文学运动有引领和整合功能,但对新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抑制作用。新文学追求自由和个性,但同时也存在不自由和受控制的力量,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变就有它自身发展的逻辑理路和价值取向。
作者
王本朝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5-181,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主义话语
新文学运动
现代性构想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茅盾.《文学作品有主义与无主义的讨论》[J].小说月报,1922,13.
2
吴宓.《论写实小说之流弊》,《中华新报》1922年10月22日.
3
叶圣陶.《文艺丛谈》,《叶圣陶集》第9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4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十一》.《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6页.
5
茅盾.《五四运动与青年们的思想》.《茅盾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43页.
6
霆声.论是非[J].洪水,1925.
7
鲁迅.《随感录·五十九·"圣武"》.《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4页.
8
沈从文.《新诗的旧帐》.《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9
汪敬熙.为什么中国今日没有好小说出现[J].小说月报,.
10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8页.
共引文献
14
1
石海峻.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J]
.外国文学评论,2002(3):14-22.
被引量:13
2
杨义.
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J]
.中国社会科学,2005(3):134-150.
被引量:32
3
罗振亚.
“重述”与建构——论胡适的文学史观[J]
.文艺研究,2005(11):48-54.
被引量:4
4
刘炎生.
“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方文学[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4-61.
5
邱运华,胡疆锋.
文学制度视域中的中国现代文论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8(2):93-98.
6
王泽龙.
论中国现代意象诗学的发生[J]
.人文杂志,2008(4):96-106.
被引量:5
7
杨经建.
五四文学与存在主义[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3):70-76.
被引量:4
8
殷国明.
中国文论的普世价值初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09(3):98-106.
被引量:8
9
刘成勇.
向人性的深处开掘——刘庆邦小说的人性主题[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26(4):36-40.
被引量:1
10
王本朝.
“文以载道”观的批判与新文学观念的确立[J]
.文学评论,2010(1):156-162.
被引量:15
1
潘翠霞.
于审美鉴赏强化文学教育的整合功能[J]
.淮海文汇,2002(3):44-45.
2
刘光钟.
“贾宝玉中举”成败辩[J]
.阅读与写作,1995,0(3):19-19.
3
王琼,王军珂.
咖啡馆:上海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性想象空间[J]
.粤海风,2006(4):74-77.
被引量:7
4
齐浚.
关于中国小说史写作的理论设计——兼论《中国小说史略》[J]
.山东社会科学,2004(1):113-115.
被引量:3
5
蔡江珍.
论英国ESSAY与中国散文现代性理论的关系[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02-107.
被引量:2
6
乔丽媛.
试论宗教典籍的整合功能[J]
.外国文学研究,2000,22(3):134-136.
7
潘正文.
新文学的诸种现代性——论“五四”社团文学主流形态之差异[J]
.文学评论,2007(4):132-137.
被引量:2
8
陈卫星,彭树欣.
“五四”新文学观念对古代小说研究的影响[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56-59.
被引量:1
9
蔡军.
新文学观念下的审美标准与批评方法——读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4):90-91.
10
马兵.
林纾的矛盾——兼谈他与“五四”文学先驱者文学观念的异同[J]
.东岳论丛,2003,24(1):126-129.
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