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我国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目前我国中压电网所采用的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做了介绍,并比较了其优缺点。
作者
陈亚
高贯峰
机构地区
华北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朗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科技资讯》
2010年第6期123-123,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中压电网
中性点
接地方式
优缺点
分类号
TM7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杜丁香,徐玉琴.
配电网谐振接地方式的控制[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21(12):54-56.
被引量:9
2
要焕年,曹梅月.
电缆网络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问题[J]
.电网技术,2003,27(2):84-89.
被引量:54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徐浩强,薛磊.
10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讨[J]
.高电压技术,1993,19(2):58-61.
被引量:18
2
要焕年,曹梅月.
参数增量法在优化谐振接地方式中的应用[J]
.电力设备,2000,1(3):21-24.
被引量:6
3
蔡旭,李伟民.
自动跟踪电网电容电流动态补偿系统研究[J]
.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19(8):57-61.
被引量:47
4
周行星,李福寿.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全状态自动补偿[J]
.高电压技术,1995,21(2):47-50.
被引量:11
5
曹承宗.
城网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J]
.华北电力技术,1995(12):4-7.
被引量:8
6
戴克铭,唐德光.
苏州工业园区20kV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原则[J]
.供用电,1996,13(4):10-12.
被引量:5
7
李锋,傅正财,江秀臣,李福寿.
调匝式消弧电抗器的自动调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30(1):70-77.
被引量:18
8
张振旗.
10kV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零序电流保护整定值探讨[J]
.供用电,1996,13(6):24-26.
被引量:10
9
Clerfeullle J P, Clement P M. Extinguishing faults without disturbances[J].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World, 1997, (8) :52 - 54.
10
Leitloff V, Feuillet R, Griffel D. Detection of resistive singlephase earth faultsin a compensated power-distribution system [J]. ETEP, 1997,7(1):65 - 73.
共引文献
60
1
杨帆,刘鑫星,沈煜,薛永端,周志强,徐丙垠.
基于零序电流投影系数的小电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保护[J]
.电网技术,2020,44(3):1128-1133.
被引量:34
2
刘明岩.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J]
.电网技术,2004,28(16):86-89.
被引量:122
3
陈亚,任建文.
不同接地方式配电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仿真分析[J]
.继电器,2005,33(5):67-71.
被引量:13
4
李建华.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断线接地故障仿真计算[J]
.上海电力,2006,19(1):61-63.
被引量:7
5
周原,赵立进,康鹏,吴晖,曾华荣,罗飞,马晓红.
贵州省10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J]
.电网技术,2006,30(20):61-65.
被引量:15
6
赵冉,谭伟璞,杨以涵.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
.继电器,2007,35(4):22-26.
被引量:34
7
曹安瑛,任建文.
10kV配电网接地数值仿真研究[J]
.华中电力,2007,20(6):19-21.
被引量:4
8
曹珍崇,王文立,杨学昌,闫鹏飞,吴振升.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加权多指标区间数灰靶决策算法[J]
.广西电力,2007,30(6):1-5.
被引量:7
9
张文海,纪建平,王崇林,李晓波,金小强,孙纯宁.
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并阻尼电阻对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影响[J]
.煤矿机械,2008,29(4):78-81.
被引量:2
10
徐靖东,张保会,尤敏,阎海山,刘海锋,杨露.
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特征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4):101-105.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9
1
郁岚,倪伟.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仿真分析[J]
.电气技术,2010,11(11):54-57.
被引量:6
2
于立涛.
35kV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改造方案分析[J]
.继电器,2004,32(16):57-59.
被引量:22
3
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4
邓申文.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取[J]
.云南电力技术,2007,35(4):52-53.
被引量:2
5
杨茂坤.全电缆贯通线合理接地方式与继电保护配置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2010.
6
王荣亮.天津地区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D]天津大学,天津大学2007.
7
兰玉彬.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探讨[J]
.电工技术,2008(1):12-13.
被引量:2
8
唐蕾蕾.
中压系统一种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应用[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8,29(1):16-18.
被引量:1
9
邹子军.
综述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的影响[J]
.广东科技,2008,17(8):124-12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贺栋栋,张桂怀,杨润田.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仿真研究[J]
.电气技术,2011,12(8):40-44.
被引量:2
2
方敏,崔丽珍.
浅谈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3,34(5):36-3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李智,张艳桃,方旭东.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仿真研究[J]
.陕西电力,2013,41(2):59-63.
被引量:3
2
陈诚,郭洲.
基于MATLAB的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仿真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2018,0(35):13-13.
1
谭士森,袁立平,周野,蒋瑞卿.
国产大机组运行中轴承不对中特性[J]
.电力技术(北京),1989,22(6):43-48.
被引量:1
2
莫文雄,裴利强,黄青丹,张亚茹,付武怡芳,赵永平.
基于模版匹配和查表法的高精度指针式仪表自动检定系统研制[J]
.电测与仪表,2017,54(12):100-105.
被引量:19
科技资讯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