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由来已久的文学消亡论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处于困境,文学面临危机,文学已经衰落……这类言论可谓老生常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文学的真实境况。困境与顺境、危机与生机、衰落与繁荣通常是交替或并存的.从古至今,文学不断地自我调整、改良,有很强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生命力,何曾沦落到消亡(终结)的地步?文学消亡论令人不爽,作为热门话题,却也体现了人们对文学未来的关注和对文学命运的担忧。这个话题,在台湾、香港早有论及,在国外则由来已久。
作者
崔海峰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4-167,共4页
关键词
消亡论
文学
自我调整
适应性
困境
危机
话题
沦落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5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7
1
《文学的未来》[J].联合文学,1992.
2
刘以鬯.《文学的将来》[J].香港文学,1993.
3
刘介民.《文学会死吗》[J].香港文学,1993.
4
黄维樑.《文学的危机和生机》,香港《信报》,1993年3月20日.
5
王一桃.《香港“严肃”文学的困境与出路》(上)[J].香港文学,1993.
6
王一桃.《香港"严肃"文学的困境与出路》(上)[J].香港文学,1993.
7
马尔科姆·考利.《流放者的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张承谟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8
韦勒克 沃沦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
9
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叶渭渠,郑民钦等译,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第107页,第133页,第133页,第32页,第35页,第64页.
10
斯文·伯克茂.《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吕世生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98页,第211页,第149页.
二级参考文献
7
1
J·希利斯·米勒,国荣.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16
2
田皓.
当代文学媒体化生存论略[J]
.北方论丛,2005(4):44-49.
被引量:11
3
卫岭.
从文学载体的变化看文学终结论[J]
.文艺争鸣,2006(1):135-137.
被引量:5
4
村上春树 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5
姜奇平《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http://www.cj888.com/book/kepu/shuzishidai/002.htm
6
许兵.文学式微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兰州大学学报,2000,(3).
7
乔·艾略特,等.小说的艺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01.
共引文献
150
1
姚文放.
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J]
.学术月刊,2004,36(7):90-97.
被引量:5
2
陈浩.
隐喻认识论[J]
.修辞学习,2003(2):9-10.
被引量:1
3
温潘亚.
文学史的“同存结构”与“外部权威”——艾略特批评理论中的文学史意识[J]
.文艺研究,2004(4):95-98.
被引量:1
4
刘小新.
大同诗学想象与地方知识的建构——华文文学研究的两种路径及其整合[J]
.东南学术,2004(3):136-140.
被引量:7
5
刘波.
《应和》与“应和论”——论波德莱尔美学思想的基础[J]
.外国文学评论,2004(3):5-18.
被引量:21
6
蒋述卓,何明星.
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J]
.中国比较文学,2003(1):85-96.
7
王素霞.
浮出海面——论文学史叙述声音的转换[J]
.当代作家评论,2000(6):71-76.
被引量:1
8
汪正龙.
论文学意图[J]
.文学评论,2002(3):160-167.
被引量:4
9
顾祖钊.
论中西文论融合的四种基本模式[J]
.文学评论,2002(3):168-174.
被引量:18
10
包鹏程,孔正毅.
纪录片中的修辞[J]
.新闻大学,2004(8):82-8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9
1
余虹.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
.文艺研究,2002(6):15-24.
被引量:169
2
宋生贵.
文学自身价值取向论[J]
.文史哲,1989(1):35-38.
被引量:1
3
李衍柱.
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J]
.文学评论,2002(1):116-121.
被引量:50
4
陈骏涛.
对90年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描述[J]
.东方文化,2001(1):103-110.
被引量:5
5
J·希利斯·米勒,国荣.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文学评论,2001(1):131-139.
被引量:516
6
赖大仁.
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5(3):102-108.
被引量:22
7
李夫生.
批判“米勒预言”的批判——近年来有关“文学终结论”争议的述评[J]
.理论与创作,2006(5):7-11.
被引量:12
8
彭亚非.
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
.文学评论,2003(5):30-39.
被引量:124
9
吴东,刘红梅.
从价值取向看文学的层次性特征[J]
.理论与创作,2004(1):14-1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文英.
J·希利斯·米勒“文学消亡论”研究综述——兼谈文学的价值取向问题[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22-2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卫毓博,陈伟.
后现代的作为——破坏再破坏[J]
.知识经济,2011(24):99-99.
被引量:1
1
何敏.
论文学经典当下的生存状态[J]
.黄山学院学报,2016,18(4):57-60.
2
新时期散文观念的几次论争[J]
.新华文摘,2009(24):165-165.
3
柯云路.
不当欲望的奴隶[J]
.时代青年(悦读),2012(8):22-22.
4
张经武.
文学剧变之思[J]
.青年文学家,2009,0(4X):16-16.
5
景旭锋.
诗话特征及其消亡论[J]
.北方文学(下),2014(2):155-156.
6
颜家文.
沈从文与贺龙[J]
.青年作家,2013(11):84-87.
7
郑茗元.
《尤利西斯》的小说诗学经略概观[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5):158-160.
8
杜卫.
比较文学的性质、功能和内在矛盾——兼与《比较文学消亡论》商榷[J]
.文学评论,1991(1):142-148.
9
霍大寿.
“戏曲消亡论”可以收场──第六届中国艺术节戏曲舞台的艺术力量[J]
.中国戏剧,2000(12):4-5.
被引量:1
10
魏秀生.
试论浪漫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10(1):92-96.
被引量:1
文艺争鸣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