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本文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并采用综合指数对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估,最后,给出了实例。
作者
葛吉琦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与经济》
1998年第A00期26-29,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评价
评价指数
综合指数
分类号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04
1
王煜,黄强,刘昌明,侯传河,杨立彬.
基于最大可支撑人口的水资源量承载能力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54-57.
被引量:17
2
刘涛.
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以山东省为例[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2(2):31-32.
被引量:4
3
陈明忠,刘恒,耿雷华,钟华平.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24(3):5-7.
被引量:7
4
郦建强,陆桂华,杨晓华,杨志峰,张继昌.
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J]
.水文,2004,24(4):1-4.
被引量:19
5
胡和平,张宁.
基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衡指数方法的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迁研究[J]
.海河水利,2004(4):1-4.
被引量:4
6
唐曲,姜文来,陶陶.
民勤盆地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04,19(5):672-678.
被引量:32
7
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
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76-80.
被引量:15
8
孙兆敏,杨世琦,姚学慧,贾志宽,韩清芳.
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增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1):89-94.
被引量:14
9
张俊,周成虎,李建新.
新疆焉耆盆地近40年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演化[J]
.资源科学,2004,26(6):30-37.
被引量:34
10
王顺久,杨志峰,丁晶.
关中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方法[J]
.资源科学,2004,26(6):104-110.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9
1
刘凯,秦耀辰.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6):91-95.
被引量:10
2
黎清霞.
南方经济发达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探讨[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4(B06):340-342.
被引量:5
3
厉福荣.
关注我国地下水环境问题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11):659-661.
被引量:5
4
田林,董新光.
焉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6,29(3):86-90.
被引量:4
5
田林,董新光.
层次分析法在焉耆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4):484-487.
被引量:2
6
刘心彪,崔旭东,张彦林,王延江,周斌.
陇东盆地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5):43-46.
被引量:7
7
周亮广.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4):24-29.
被引量:7
8
吕刚,刘建伟,史东梅.
重庆市长寿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177-182.
被引量:2
9
田静宜,王新军.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模型的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甘肃民勤县为例[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1):86-93.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王好芳,郭乐,窦实.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
.节水灌溉,2007(8):52-54.
被引量:6
2
杨志清.
21世纪水资源展望[J]
.水资源保护,2004,20(4):66-68.
被引量:37
3
杨晓琴,王成端.
用可持续发展观解决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J]
.广东化工,2007,34(3):69-70.
被引量:2
4
彭燕,沈照理.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与防御对策[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2):41-46.
被引量:2
5
周博,施文军,刘小勇.
农业工程信息系统中遥感与GIS集成应用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7,29(10):149-152.
6
李献士,侯瑞山,丁欣.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07,29(6):66-69.
被引量:6
7
谢钦铭,朱清泉.
区域水环境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构建初探[J]
.江西科学,2008,26(1):37-42.
被引量:8
8
王好芳,窦实,郭乐.
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J]
.水资源保护,2009,25(1):40-43.
被引量:8
9
刘心彪,周斌,魏玉涛.
基于环境同位素的陇东盆地地下水分析[J]
.干旱区研究,2009,26(6):804-810.
被引量:15
10
杨大卓.
2003年盘锦市水资源现状初步分析[J]
.地下水,2010,32(4):142-144.
被引量:1
1
胡芳芳.
无锡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中国集体经济,2011,0(10X):64-65.
被引量:2
2
于渤,叶元煦.
中国能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
.中国能源,1999,21(3):19-21.
被引量:4
3
廖和平,沈琼,廖万林,邱道持,谢德体.
小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地理,2002,22(S1):82-85.
被引量:10
4
蒋昭侠.
三峡水库环境持续性评析[J]
.经济地理,1999,19(3):64-69.
5
孙爱存.
基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经济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J]
.现代商贸工业,2008,20(5):21-22.
6
王巍巍.
大气降水对锦州市河流水质的影响分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2):53-55.
被引量:7
7
谭永忠,吴次芳,叶智宣,丁洪建,牟永铭.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
.中国软科学,2003(3):139-143.
被引量:71
8
戴明宏,王腊春,魏兴萍.
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广西水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6,23(1):193-199.
被引量:43
9
闫滨,杨骁.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大伙房水库上游水质评价及预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13(2):284-288.
被引量:17
10
刘斌,殷国仕,周召梅.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筑坝建库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以富岭水库为例[J]
.湖南水利水电,2016(2):68-71.
科技与经济
1998年 第A0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