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地震监测预报建设的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1世纪初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阶段。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严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从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树立科学的防震减灾发展观等三个方面对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进行讨论。
作者
赵培
机构地区
临沂市地震局
出处
《城市建设(下旬)》
2010年第4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地震
监测预报
防震减灾
体系建设
综合能力
分类号
P315.7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国民,张晓东,吴荣辉,江在森,刘杰,张永仙,李刚,黎明晓.
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J]
.国际地震动态,2005,26(5):39-53.
被引量:40
2
杨国周,李花.
论增强防灾减灾综合实力的科技支撑[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4):67-71.
被引量:5
3
岳明生.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J]
.国际地震动态,2005(5):7-21.
被引量:44
二级参考文献
33
1
陈运泰.
地震预测研究概况[J]
.地震学刊,1993,13(1):17-23.
被引量:27
2
吴忠良.
中国地震科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国际地震动态,1993,14(3):8-11.
被引量:1
3
黄小雪,罗麟,程香菊.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J]
.四川环境,2004,23(6):102-106.
被引量:21
4
岳明生.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J]
.国际地震动态,2005(5):7-21.
被引量:44
5
梅世蓉.
40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主要进展[J]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A01):196-207.
被引量:18
6
路鹏,赵晓燕,刘学领.
以监测预报工作为导向推进数字化监测教学[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2):90-91.
被引量:2
7
梅世蓉.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2..
8
郭增建 秦保燕 等.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J].地球物理学报,1973,16(1):43-43.
9
牛志仁.构造地震的前兆理论--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式[J].地球物理学报,1978,21(3):199-212.
10
陈国达.民国25年4月1日广东灵山地震记略[J].地质论评,1938,3(4):427-447.
共引文献
71
1
孙磊.
中国地震灾害管理的历史进路、变迁动力与现实挑战[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11):53-65.
被引量:2
2
周友华,胡奉湘,燕为民,童迎世,饶云阶,洪迅,吴帅.
“三向应变结构”与地震孕育发生共同物理机制的研究[J]
.前沿科学,2010,4(2):4-14.
被引量:1
3
马玉虎.
关于对青海地区强震综合预报的思考[J]
.高原地震,2005,17(3):8-17.
被引量:4
4
车用太,刘成龙,鱼金子.
论地震预测(报)现状及基础研究问题[J]
.国际地震动态,2005,26(12):19-23.
被引量:3
5
王振亚.
关于经验性地震预报问题的思考[J]
.国际地震动态,2005,26(12):24-26.
被引量:2
6
刘耀炜,陈华静,车用太.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研究40年发展与展望[J]
.国际地震动态,2006,27(7):3-12.
被引量:84
7
刘耀炜.
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科学40年探索历程回顾[J]
.中国地震,2006,22(3):222-235.
被引量:50
8
易立新,刘香,侯建伟,王广才.
地震研究中的断层流体动力学问题[J]
.地震,2007,27(1):1-8.
被引量:7
9
陈俊晖.
对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2):85-89.
被引量:2
10
池顺良.
深井宽频钻孔应变地震仪与高频地震学——地震预测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实现地震预报的希望[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4):1164-1170.
被引量:22
1
张辉.
试论如何提高水文资料质量[J]
.珠江水运,2013(21):74-75.
被引量:2
2
崔旭升.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9A):70-70.
3
河山.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做好各项水利工作[J]
.中国水利,2008(15).
4
仲大军.
沙尘暴告诉人们什么?[J]
.北方经济(内蒙),2000(6):15-17.
5
冯强,陶诗言,等.
不同社会经济结构与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程度的关系[J]
.暴雨.灾害,2000(1):1-7.
被引量:2
6
杨国周,李花.
试论推进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J]
.湘南学院学报,2008,29(2):52-55.
被引量:2
7
陈斌.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J]
.安徽科技,2008(10):46-47.
8
4·22“世界地球日”主题:善待地球——科学发展[J]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4(4):56-56.
9
施少华.
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3,13(4):65-73.
被引量:39
10
王颖.
浅谈基层水文如何适应“大水文”发展观[J]
.科技传播,2010,2(23):63-63.
城市建设(下旬)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