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爱因斯坦《为什么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参考文献5
-
1爱因斯坦晚年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
2G.博克斯贝克,H.克里门塔.全球化的十大谎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
3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
4本刊课题组.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二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求是,2000(22):5-10. 被引量:4
-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46.
共引文献9
-
1徐继增.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7. 被引量:4
-
2许淑贤,李雯.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9):8-9. 被引量:1
-
3明月.在中国建设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特殊困难和历史经验[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3(3):350-355. 被引量:1
-
4聂文军,张群颖.论集体主义道德的补偿规范与现实的利益补偿制度[J].道德与文明,2006(1):7-10. 被引量:7
-
5曹春保.试论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4):4-6.
-
6赵燕斌.先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实践[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83-186.
-
7王怀信,刘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叙事述论[J].理论与改革,2021(5):12-23. 被引量:5
-
8侯淑滨.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浅论[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46-48.
-
9郑健蓉.社会主义的回顾与展望[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2):22-25.
同被引文献7
-
1张殊.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倾向及方法论[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7. 被引量:1
-
2刘潞.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92,8(1):65-67. 被引量:1
-
3管文虎,李玲.刍议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2):76-80. 被引量:1
-
4扈丁.简论爱因斯坦的社会哲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3):7-13. 被引量:1
-
5周德海.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基本架构[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34-37. 被引量:2
-
6曾光梅.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观[J].社会主义研究,2013(4):164-168. 被引量:1
-
7李恩波.爱因斯坦对社会主义的见解[J].中州学刊,1990(3):38-41. 被引量:1
-
1刘震云.我们缺的是见识[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2(10):44-45.
-
2鄂宣.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J].国家安全通讯,2003(2):6-7.
-
3高祖贵.2004年的国际政治形势[J].国际资料信息,2005(1):7-12.
-
4江泽民谈要全面准确认识国际政治形势[J].宣传通讯,2000(1):4-6.
-
5王新奎.温故而知新,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6):18-18.
-
6赵振华.如何理解“战略机遇期”[J].理论参考,2005(10):15-15.
-
7林强.党的先进性面临四大考验[J].福建理论学习,2005,0(2):8-11.
-
8魏源.“三个代表”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J].警察教育,2001(5):13-16.
-
9张乐岭,张锡恩.把社会主义当做科学看待──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J].发展论坛,1995(10):12-15.
-
10王开幕.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光辉旗帜[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5(3):4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