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界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评价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
罗登跃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13,66,共4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及评价体系系统研究"(2008RKA051)
关键词
因子分析
自主创新
大中型工业企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分类号
F224.9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06
同被引文献
230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00
参考文献
9
1
王一鸣,王君.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5(7):10-14.
被引量:219
2
温瑞珺,龚建立,王黎娜.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集团经济研究,2005(08S):68-69.
被引量:51
3
马建新.
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路径选择[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47-49.
被引量:9
4
朱丽静.河北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EB/OL].[2006-12-11],中国统计信息网.
5
李兴文,刘国新.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实证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07,20(5):3-7.
被引量:14
6
欧阳春花.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6(4):21-24.
被引量:10
7
孙晓华,原毅军.
因子分析法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辽宁省工业企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82-85.
被引量:8
8
王鹏飞,石林芬.
基于因子分析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13-115.
被引量:22
9
国家统计局,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周鸣阳.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与影响因素[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4-7.
被引量:6
2
林筠.
民营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1999,17(3):12-15.
被引量:3
3
李琪.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8):96-100.
被引量:53
4
李文博,郑文哲.
基于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55-57.
被引量:15
5
原毅军,孙晓华,柏丹.
我国软件企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潜力的评估[J]
.中国工业经济,2005(3):44-50.
被引量:31
6
袁宇涛,刘云.
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57-61.
被引量:19
7
尚勇谈科技自主创新的三含义[J]
.中国高等教育,2005(8):48-48.
被引量:16
8
刘新民.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2005(7):27-30.
被引量:70
9
刘国新,李兴文.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制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06,19(1):29-31.
被引量:14
10
陈清.
国外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J]
.亚太经济,2006(6):118-120.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06
1
刘超.
创新投入类型、企业网络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上市公司全网络“嵌入性”视角[J]
.创新与创业管理,2023(2):155-172.
2
黄小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外部条件分析及对策[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46-48.
被引量:4
3
霍晶,李健.
政府在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中的作用[J]
.生产力研究,2007(20):81-83.
被引量:2
4
周言波,遇华仁.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博弈选择及启示[J]
.科技资讯,2008,6(18):215-216.
被引量:3
5
刘运材,杨洁.
基于技术创新的包装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
.中国包装工业,2009(4):23-26.
被引量:2
6
张治河,周国华,冯永琴,张传波.
“武汉·中国光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2009,30(S1):12-18.
被引量:5
7
史竹琴,薛耀文.
自主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S2):471-477.
被引量:8
8
夏玲,王月东.
提高安徽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法律研究[J]
.市场周刊,2010,23(3):22-24.
9
关成杰.
分析加工贸易企业的创新战略[J]
.中国商界,2008(2):135-135.
10
魏月如.
自主创新视角下的中原崛起研究[J]
.中国商界,2010(7):154-155.
同被引文献
230
1
王火根,包浩华,王可奕.
政府补贴资金对林业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影响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J]
.林业经济,2020,0(1):81-90.
被引量:10
2
程正中.
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比研究——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08(2):98-99.
被引量:7
3
薛山.
我国食品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J]
.科技资讯,2007,5(24):202-203.
被引量:2
4
龙勇,常青华.
创新水平差异对融资方式选择影响——基于风险资本与银行债务资本的比较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S1):202-206.
被引量:8
5
刘硕,李治堂.
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比较及启示[J]
.科研管理,2013,34(S1):58-64.
被引量:28
6
李文博,郑文哲.
基于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1):55-57.
被引量:15
7
陆国庆.
技术创新的产业特征研究——基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实证分析[J]
.产业经济研究,2005(1):24-32.
被引量:10
8
陈劲.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
.科研管理,1994,15(2):32-34.
被引量:237
9
盖笑松,张向葵.
多层线性模型在纵向研究中的运用[J]
.心理科学,2005,28(2):429-431.
被引量:48
10
许治,师萍.
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影响的实证分析[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7(3):22-26.
被引量:95
引证文献
20
1
曹萍,陈福集.
基于BSC和ANP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01-106.
被引量:5
2
刘淑贤,陈昆玉.
企业融资渠道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行业的实证研究[J]
.企业研究(理论版),2011(2):78-80.
被引量:2
3
陶虎,田金方,郝书辰.
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管理,2012,38(6):138-148.
被引量:1
4
邱尔妮,栾海峰,邱尔卫,王臣业.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生态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2):107-111.
被引量:7
5
张亘稼,裴旭东.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3-26.
6
黄斌,陈文锋,饶远立.
广州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医学与社会,2012,25(8):40-43.
被引量:1
7
李慧.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及比较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2,31(10):144-151.
被引量:3
8
柳歆,孟卫东.
辽宁、吉林、黑龙江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比较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1):14-18.
被引量:4
9
张莉莉,孟枫平.
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6-9.
被引量:1
10
黄威,郭冉,董盼,李成标.
基于多因素灰关联分析的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筛选[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9):2201-220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
尹西明,陈泰伦,金珺,高雨辰.
数字基础设施如何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中国279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23(12):90-101.
被引量:23
2
段兴鹏,李飞.
大学科研能力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创新环境的调节作用[J]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2022(1):100-111.
3
严进,殷群.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大研究热点述评[J]
.江苏社会科学,2014(6):260-266.
被引量:3
4
陶虎,田金方,郝书辰.
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
.经济管理,2012,38(6):138-148.
被引量:1
5
施蕾,谢铭,陈红亚.
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34(6):521-525.
被引量:3
6
王维,马慧丽,武志勇.
齐齐哈尔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
.理论观察,2014(1):93-94.
被引量:1
7
司建平.
基于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中药企业产学研合作伙伴选择研究[J]
.中医药导报,2014,20(4):153-155.
8
王媛,薛梦菲.
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1):50-55.
被引量:6
9
卞纪兰,段冶.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主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学,2014,5(11):196-197.
被引量:1
10
相玉姣,闫炳硕,聂艳明.
我国各省生态质量的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2015(4):138-139.
1
罗杰.
创新型企业内涵探析[J]
.当代经济,2010,27(14):54-55.
被引量:3
2
你创业创新 我真诚服务——给我市企业家的一封信[J]
.安庆科技,2006(2):47-48.
3
李战会.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中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魅力中国,2009,0(31):98-98.
4
周柏翔,朱拥军.
自主创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J]
.长白学刊,2007(1):109-110.
被引量:3
5
谢群慧.
张江要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访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磊[J]
.浦东开发,2012(8):8-11.
6
毛钟红,余国扬.
广东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0):35-36.
7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3(16):5-19.
8
徐志坚.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关键[J]
.中国科技产业,2005(8):9-10.
被引量:5
9
王涛.
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1):28-29.
被引量:4
10
耿栩凡,徐瑞园,郭玮.
河北省园区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报告[J]
.科技风,2015(16):24-24.
科技管理研究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