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狂欢”的二人转——浅析二人转的戏剧精神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下的二人转,狂欢性取代了喜剧性,"狂欢精神"成为其本质,"狂欢快感"成为其终极追求。
作者
宁国利
机构地区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编号:2008BWX15)
关键词
狂欢精神
狂欢快感
非艺术化
分类号
I207.3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M].北京:三联书社,2002.
2
成明.马斯洛人体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
王肯.土野的美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
4
BAKHTIN.Rabelais and His World[M].Cambridge: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1968.
5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让·波德里亚 刘成富 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
177
1
王宏图.
美丽的新世界:新时代的都市叙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54-60.
被引量:1
2
李衍柱.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J]
.文史哲,2001(2):51-56.
被引量:66
3
仰海峰.
消费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拓展[J]
.河北学刊,2005,25(3):128-131.
被引量:6
4
胡春阳.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1):115-121.
被引量:168
5
张菡.
论媒介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1):97-99.
被引量:2
6
刘琪.
作为物的身体和作为疾病的疯癫——读《疯癫与文明》[J]
.西北民族研究,2006(1):190-196.
被引量:2
7
王卓斐.
技术与诗意的辩难——网络文际交流悖论的审美反思[J]
.学术论坛,2006,29(3):159-162.
8
张晶.
审美经验迁转论[J]
.社会科学辑刊,2006(3):197-202.
被引量:4
9
苏晖.
论人类文明发展中狂欢精神与理性的辩证关系[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5):121-125.
10
和磊.
未完成性——试论鲁迅文本中的对话及其困境[J]
.北方论丛,2006(5):30-3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
1
叶红.
悲喜剧:由传统走向现代——从肖恩·奥凯西的“都柏林三部曲”谈起[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6):60-63.
被引量:2
2
孟琪.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悲剧化表达策略与文化意指[J]
.电影评介,2021(19):19-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吴桐.
二人转《回杯记》悲剧化的叙事策略与文化意指研究[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10):56-58.
1
宁国利.
狂欢:民间二人转戏剧精神的核心[J]
.戏剧文学,2010(3):61-64.
2
曹萍波.
狂欢快感里的乡愁[J]
.文学界(原创版),2012(6):88-91.
3
吕效平.
试论元杂剧的抒情诗本质[J]
.戏剧艺术,1998(6):72-86.
被引量:10
4
谭旭峰.
袁鸿:剧场不死,还有精神[J]
.中国企业家,2008,44(15):108-111.
5
闫小杰.
论当下戏剧创作中的“半部杰作”现象[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4):35-38.
6
董健.
论中国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J]
.中国戏剧,2005(4):9-12.
被引量:34
7
李前平.
酒神精神与日神梦幻——李健吾戏剧精神探魅[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1(1):49-51.
8
白玉红.
论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精神[J]
.四川戏剧,2009(3):50-52.
被引量:1
9
余琳.
现代性视域中的戏剧之花——也谈“戏剧精神”的回归与建设[J]
.戏剧文学,2006(3):36-40.
10
李艳梅.
论史剧的悲剧性[J]
.学习与探索,2007(2):198-200.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