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就业促进法》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就业促进法》填补了我国就业立法的空白,对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意义。各地在就业促进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遇到的一些问题。影响《就业促进法》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就业形势的变化——社会需求因素,法律的可操作性——立法技术因素,以及法律贯彻落实——执法因素。
作者
张本波
机构地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所
出处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5,共3页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ina
关键词
《就业促进法》
就业立法
扩大就业
需求因素
就业形势
技术因素
可操作性
法律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李静.
《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条款的缺陷与完善[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2):71-75.
被引量:11
2
谢素清.
试析《就业促进法》对女性平等就业权的影响[J]
.四川省情,2008(3):26-27.
被引量:2
3
孙书妍.
立法技术与法律的有效性——以就业促进法为例[J]
.人大研究,2008(6):23-26.
被引量:9
4
杨松伟,周吉.
《就业促进法》中“反就业歧视条款”浅析[J]
.法制与社会,2007(10):91-91.
被引量:3
5
张燕.
就业促进法之促进城乡统筹就业[J]
.法制与社会,2007(9):656-657.
被引量:1
6
宁博.
浅析《就业促进法》中促进就业措施及其存在的问题[J]
.法制与社会,2008(21):271-272.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张卫平.
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J]
.法学研究,2004,26(6):58-68.
被引量:185
2
张卫东.
平等就业权初论[J]
.政治与法律,2006(2):18-25.
被引量:33
3
周慧.
透视我国公民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以国际法与比较法为视角[J]
.时代法学,2006,4(4):71-76.
被引量:14
4
赵敏,高全生.
从诉权之保障反思我国民事起诉受理制度[J]
.天中学刊,2006,21(4):53-56.
被引量:4
5
齐树洁.
诉权保障与当事人适格之扩张[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67-73.
被引量:27
6
秦奥蕾,程伟.
“促进就业平等建设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7(3):69-71.
被引量:5
7
章群.
《就业促进法》立法的理性思考[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4):138-141.
被引量:2
8
朱玉玲.
对诉权保护和规制的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7):35-40.
被引量:4
9
杨思斌.平等就业宪法赋权[N].人民日报,2003-10-29.
10
[日]谷口安平(王亚新,刘荣军译).程序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社,2002.
共引文献
24
1
李彦霖.
论我国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保护[J]
.楚天法治,2018(30):77-79.
2
周林兴.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档案法》修改目标取向[J]
.浙江档案,2009(10):26-28.
被引量:6
3
王彬.
我国就业歧视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J]
.前沿,2009(11):52-55.
被引量:2
4
陈宏寿.
论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保护[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30(3):65-68.
被引量:1
5
王彬.
禁止前科歧视的学理分析——以平等就业权为视角[J]
.学术界,2010(5):154-160.
被引量:3
6
丁大晴.
农民平等就业权在《就业促进法》中的缺陷与完善[J]
.北方法学,2010,4(3):81-90.
被引量:6
7
刘笑容.
对失业和就业问题的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6):210-210.
被引量:2
8
邹双卫.
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争议解决机制的几点思考[J]
.经济师,2010(3):29-31.
被引量:1
9
蔡文政.
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护之我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6):250-251.
10
梁媛,杨定鹏,石昌远,聂国东.
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以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2):290-293.
被引量:2
1
吕福安.
就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4):12-12.
2
黄羽.
健全就业立法 缓解就业压力[J]
.福建经济,2003(8):32-33.
3
黄羽.
论我国就业压力与就业立法[J]
.闽江学院学报,2003,24(3):87-91.
4
张本波.
我国《就业促进法》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0):33-34.
5
周太忠.
同独立承包人劳动关系的调整(第2部分)[J]
.管理观察,1994,0(1):50-50.
6
京沪苏辽就业新政 重点转向立法保障[J]
.领导决策信息,2005,0(4):20-20.
7
吴雅杰,叶蓬.
促进就业与就业立法[J]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03,0(5):42-43.
8
莫荣(摘).
关于就业立法[J]
.职业教育研究,2007(9):63-63.
9
劳动保障部赴西班牙就业促进立法考察代表团,田丰.
西班牙就业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就业,2004,0(6):46-48.
10
莫荣.
促进就业立法 建立就业长效机制[J]
.科学决策,2007(5):34-35.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