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遗址类博物馆传播功能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遗址类博物馆不仅具有一般博物馆的某些共性,而且更具有实物性、直观性、单一性、不可移动性,博物馆建筑的特殊性和建筑与遗址、建设与环境、环境与遗址的有机结合整体性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在讨论遗址类博物馆的传播功能时,对它们的形态类型作一分析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作者
李鄂权
机构地区
长沙简牍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10年第1期34-37,共4页
Chinese Museum
关键词
博物馆建筑
传播功能
遗址
个性特征
形态类型
直观性
单一性
移动性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4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6
参考文献
5
1
陈卫平.
建设博物馆和谐文化的思考[J]
.中国博物馆,2008(2):26-29.
被引量:8
2
单霁翔.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
.南方文物,2006(3):2-5.
被引量:188
3
于萍.
试论博物馆传播理念的更新[J]
.中国博物馆,2003(4):13-16.
被引量:21
4
张文生.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
5
白岩.论我国遗址博物馆的存在价值及发展[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2000.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陈卫平.
科学与人文在博物馆文化的融通——学习张謇博物馆思想一得[J]
.博物馆研究,2006(3):10-13.
被引量:2
2
安来顺.
二十世纪博物馆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博物馆,2001(1):5-17.
被引量:38
3
严建强,梁晓艳.
博物馆(MUSEUM)的定义及其理解[J]
.中国博物馆,2001(1):18-24.
被引量:33
4
陈卫平,张美英.
建构主义在自然类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博物馆,2004(1):53-5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14
1
张书颖,刘家明,朱鹤,张香菊.
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对旅游利用模式的影响——基于《世界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J]
.中国生态旅游,2021(2):203-216.
被引量:8
2
王薇.
基于线性文化遗产概念下的宁夏引黄灌溉古渠现状研究[J]
.文物建筑,2019,0(1):39-48.
3
解思睿.
浅析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丝绸之路考古说起[J]
.北京民俗论丛,2020(1):140-149.
4
朱鹤,张圆刚,林明水,刘敏,王立龙,王磊,龙飞,张书颖,余文婷,刘军胜.
国土空间优化背景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征、认识与关键问题[J]
.经济地理,2021,41(3):1-15.
被引量:39
5
孙华.
文化遗产利用刍议[J]
.中国文化遗产,2020,0(1):4-14.
被引量:11
6
同杨阳,马小宁.
系列博物馆群理念下长城主题博物馆建设探索[J]
.中国博物馆,2022(6):80-86.
被引量:2
7
马洁.
基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广东樟林古港旅游开发探讨[J]
.广东经济,2017,0(7X):5-5.
被引量:1
8
杜忠潮,柳银花.
基于信息熵的线性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综合性评价——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11,34(3):519-524.
被引量:27
9
王丽萍.
文化遗产廊道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以滇藏茶马古道为例[J]
.南方文物,2012(4):190-193.
被引量:7
10
刘娟.
线性遗产与大运河保护——以安徽段隋唐大运河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2(23):53-5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3
1
陶学锋,许潇笑.
从“无形”到“有形”——杭州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J]
.国际博物馆,2011(1):59-68.
被引量:9
2
刘克成,肖莉.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J]
.建筑学报,2006(7):68-70.
被引量:23
3
张谨.
沙漠中的宝石——记埃及国家大博物馆[J]
.世界建筑,2004(7):66-69.
被引量:1
4
单霁翔.
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
.南方文物,2006(3):2-5.
被引量:188
5
张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博物馆公共文化体系[N].中国文物报,2010年-09-01(3).
6
周世泉.“临川文化”-概念及其命名考略.抚州师专学报,1991,(4):1-6.
7
方竟成.希腊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与实践[N]中国文物报,2009(003).
8
李春华.吉野里公园给中国遗址博物馆建设的启示[N]中国文物报,2006(006).
9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 陈同滨.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下的中国大遗址背景环境保护主要规划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5(007).
10
吴永琪.遗址博物馆学概论[M]{H}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
引证文献
12
1
单霁翔.
实现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遗址博物馆[J]
.博物馆研究,2011(1):3-26.
被引量:39
2
章伟云.
试论博物馆在传播区域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以抚州市博物馆“临川文化展”为例[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101-104.
被引量:2
3
何方永,刘淑仙.
遗址博物馆解说系统游客满意度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3(36):258-259.
被引量:2
4
刘夜兰.
关于旅游行业考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博物馆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10):349-349.
5
李永乐.
线性文化遗产系列博物馆群: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J]
.东南文化,2017(2):21-27.
被引量:13
6
荣晓曼.
新媒体环境下汉阳陵遗址的传播策略研究[J]
.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7):92-96.
7
杨晓.
数字化参与:“互联网+”时代博物馆体验的重构与传播[J]
.博物馆研究,2018,0(3):9-14.
被引量:2
8
崔硕.
现代博物馆展陈的传播学分析[J]
.城市地理,2014,0(10X):226-226.
9
王晓莉.
对基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传播学分析[J]
.当代旅游,2019,0(7):257-257.
10
吴孝斌.
小中见大、彰显特色——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建馆理念[J]
.福建文博,2015(4):89-93.
二级引证文献
66
1
杨民阁,邵继中,万文韬,郭文娟,李烨,王琳杰.
遗址博物馆地上地下景观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J]
.东南文化,2021(S02):41-45.
2
张剑葳,高俊,王雄志,巨洒洒,席雅卿,王思渝,周小凤,金钰涵,杨佳帆,张茜,崔恺祎,疏沛原.
遗产的价值、保护、利用与围绕主体问题的讨论——首届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笔谈[J]
.中国文化遗产,2020(1):45-56.
被引量:10
3
周阿江.
我国海防炮台遗址博物馆展示问题初探[J]
.中国港口,2022(S01):108-118.
被引量:1
4
同杨阳,马小宁.
系列博物馆群理念下长城主题博物馆建设探索[J]
.中国博物馆,2022(6):80-86.
被引量:2
5
白岩,鲁树泉.
试论原件、复制品在考古遗址博物馆中的作用[J]
.四川文物,2011(4):92-96.
被引量:1
6
康丹.
集成系统PCB板设计的新技术[J]
.电子产品世界,2000,7(3):54-55.
7
陈晓琳.
中国遗址博物馆文物本体保护与展示模式的探索[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4(2):53-56.
被引量:2
8
王有为.
浅谈遗址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与展示特点——以福建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为例[J]
.中国博物馆,2014(3):67-73.
被引量:7
9
王浩.
常州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J]
.住宅科技,2014,34(10):10-12.
被引量:4
10
耿玉环,何睦添,葛玮,牛建洋,彭国睿,田红娜.
基于游客感知的地质博物馆解说系统研究——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15(2):45-47.
被引量:4
1
唐淑兰.
试论遗址类博物馆在新时期的开发和利用[J]
.博物馆研究,2002(1):51-55.
2
郭邦,王凤奇.
浅谈遗址类博物馆的展览设计[J]
.中国民族博览,2015(8):142-143.
3
孟旭舒.
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话语形态[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60-161.
被引量:1
4
连颖.
遗址类博物馆中讲解工作的相关问题探讨——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为例[J]
.福建文博,2015(4):86-88.
被引量:1
5
安素英.
为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叫好[J]
.民主,2008(7):39-39.
6
吕丽.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J]
.视听纵横,2006(4):37-38.
7
王文峰.
吉林省伪皇宫陈列馆[J]
.中外文化交流,1998,0(6):21-21.
8
王大伟.
奎文:对全区推行“四社联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J]
.山东人大工作,2015,0(12):59-59.
9
连颖.
浅谈遗址类博物馆的讲解——以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为例[J]
.才智,2011,0(26):171-171.
被引量:1
10
李光辉,陈丹凤.
论电视读报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26(5):56-60.
中国博物馆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