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结构与天津高等教育衔接模式研究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滨海新区部分企业和科研单位人才需求结构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设置情况、人才培养现状和大学生就业方向,通过查找用人单位与高校的结合点,提出了实现"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结构与天津高等教育三对接模式"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以进一步发挥天津高等教育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的重要的人才支持和科研引领作用。
作者
苗德华
刘新钰
谭婷婷
机构地区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关键词
滨海新区
人才需求
建议与对策
衔接模式研究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1
李捷.
天津高校应对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的对策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2):32-34.
被引量:11
2
杨延.
滨海新区重点工程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2):35-37.
被引量:3
3
陈超英.
天津教育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构想[J]
.教育研究,2008,29(12):73-79.
被引量:7
4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2008年天津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Z].2008.
5
张华.
加强高校学科建设 促进滨海新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4):41-44.
被引量:3
6
刘新钰,苗德华,任雪浩,谭婷婷.
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查及思考[J]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9,19(2):48-5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张炳耀.
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抽样调查及发展建议[J]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8):21-24.
被引量:15
2
李家祥,杨永兵.
云南省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9):49-52.
被引量:8
3
周谊.
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的国际比较[J]
.统计研究,2007,24(3):78-82.
被引量:6
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30.
5
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http://news.sinhuanet.com/2007-10-24.
6
何桂云,杨光.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高校教学科研产业发展[J]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1):69-7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2
1
张翌.
以滨海新区建设为契机,提高天津职业教育水平[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64-65.
2
王学艳.
基于滨海新区外语人才需求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
.大家,2012(17):123-125.
3
任雪浩,刘新钰.
发达国家职教师资培养的特点与启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22(4):28-29.
被引量:7
4
张维增.
高职教育紧密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6):19-21.
被引量:1
5
苗德华,石连栓,刘新钰,王茹.
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师资培养方式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10,31(14):84-86.
被引量:13
6
肖凤翔,李海燕.
中职教师课程意识的生成及其保障因素[J]
.职教论坛,2010,26(36):20-22.
被引量:2
7
林健,高丽君,王学艳.
滨海新区企业外语环境需求调查分析与高职外语教学对策[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48-51.
被引量:4
8
教鑫,林杰.
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5):59-61.
被引量:3
9
孙钰,冯洋.
天津高校学科建设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制创新研究[J]
.天津经济,2012(4):45-48.
10
李晶,李纪扣.
构建面向滨海新区的多层次继续教育平台的思路与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2012,15(2):46-47.
同被引文献
96
1
李捷.
天津高校应对滨海新区人才需求的对策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21(2):32-34.
被引量:11
2
何伊斐,张娟.
发挥电大优势 拓宽全体劳动者继续教育之路[J]
.求实,2010(S2):240-242.
被引量:1
3
彭韵芬.
政府、市场、大学三者关系的研究综述[J]
.企业家天地,2008,0(5):99-100.
被引量:1
4
王春花,施敏锋.
“美国模式”对构建中国特色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13-16.
被引量:14
5
刘京,尹隽,程旭东,莫艳恺,王奕威.
丽水非师范类高职高专生就业调查报告[J]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6(4):114-118.
被引量:5
6
胡延华.
在校企合作中实现高职院校的“虚拟经营”和弹性扩张[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5):88-92.
被引量:17
7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
.高教探索,2004(4):70-72.
被引量:128
8
宗占国.
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6):102-105.
被引量:13
9
李桂霞,钟建珍,王立虹.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5(20):4-6.
被引量:191
10
缪雯婷.
从一个本科生的角度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9-8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7
1
马思,王雅丽.
高职教育学生就业信息调查分析与研究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2011(4):270-271.
被引量:3
2
刘波.
江苏沿海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
.教育学术月刊,2011(5):58-60.
被引量:2
3
刘波.
基于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3):7-10.
被引量:5
4
杨理连.
中间组织理论下“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11(36):18-20.
5
孙钰,冯洋.
天津高校学科建设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制创新研究[J]
.天津经济,2012(4):45-48.
6
李晶,李纪扣.
构建面向滨海新区的多层次继续教育平台的思路与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2012,15(2):46-47.
7
孙钰,张玉佩.
天津高校学科建设支撑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存在的问题及战略对策[J]
.天津经济,2012(9):13-17.
被引量:1
8
刘丽娜.
滨海新区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3,16(5):59-61.
9
梁楠.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对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0(4):82-83.
10
张西江,韩立新.
高职教育有效实现滨海新区石化人才供需对接的思考[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6(4):3-6.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霍伟伟.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航运人才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1):194-196.
被引量:4
2
蔡金亚.
竞争视野下推进中小企业两化融合的措施研究——以东阳红木家具企业为例[J]
.商情,2013(8):6-7.
3
李国林,崔万秋.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电气信息类专业热与就业“冷”现象研究[J]
.商情,2013(8):164-164.
4
李守可.
论江苏沿海高职教育与沿海开发的互动与耦合[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6):104-107.
5
丛彬彬.
区域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析——以江苏沿海开发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3(9):98-101.
被引量:1
6
邵春霞,田恒运,祁西涛.
加强民办高校护理职业教育技能研究[J]
.时代教育,2014(15):210-210.
7
冯永玲.
江苏沿海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6):26-30.
被引量:1
8
黄思宇.
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方法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80-181.
被引量:3
9
刘兆媛.
滨海新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研究[J]
.天津科技,2015,42(10):7-8.
被引量:1
10
李红.
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大技能型人才在线培训模式探讨[J]
.亚太教育,2016,0(4):221-222.
1
白雪辰.
基于开放性思维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模式[J]
.校园英语,2015,0(3):97-97.
2
向妤.
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考试周刊,2016,0(36):145-145.
被引量:2
3
管永星,戴泉晨,范伟.
适用于推免生的本科-研究生教育衔接模式研究[J]
.神州,2014(2):264-265.
被引量:4
4
李茂丹.
试论河南地方本科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美术教育研究,2012(3):95-95.
被引量:7
5
孙巧榆,杨瑞,户彩凤.
多元对接模式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11):138-140.
6
管婷.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X):94-95.
7
黄江泉,于普选,张世仁.
参与式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五个设计原则[J]
.中国地质教育,2010,19(3):81-84.
被引量:15
8
王建华.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11(16):36-40.
被引量:8
9
扈健丽.
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讨[J]
.职业时空,2007,3(10X):29-29.
被引量:4
10
郑亚楠.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与实践的对接[J]
.中国记者,2010(12):90-91.
被引量:1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