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当得利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不当得利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在实务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分析了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和分类,在对不当得利请求权定性的基础上,根据证明责任分配理论,提出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应该在坚持不当得利请求人承担证明责任的原则下有若干例外情形。
作者
周冬冬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86,共4页
People's Judicature
关键词
不当得利请求权
证明责任分配
诉讼
构成要件
分配理论
例外情形
请求人
分类号
D91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
1
戎旭东.
我国不当得利制度浅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7):63-6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贾继伟,潘劲松,贾秀,王文佼.
不当得利的法理分析[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6(4):163-165.
同被引文献
62
1
格哈德·瓦格纳,马丁.
20世纪不当得利法理论的发展与不当得利法领域的法律文献[J]
.中德私法研究,2012(1):87-113.
被引量:5
2
恩斯特·冯·克默雷尔,唐勇.
不当得利法的基本问题[J]
.中德私法研究,2012(1):71-86.
被引量:7
3
陈刚.
证明责任法与实定法秩序的维护——合同法上证明责任问题研究[J]
.现代法学,2001,23(4):64-73.
被引量:23
4
黄文官.
论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要件证明责任的分配——以相对人具体化义务的强化为依归[J]
.研究生法学,2012(1):68-80.
被引量:1
5
霍海红.
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
.北大法律评论,2010,11(2):521-539.
被引量:17
6
王轶.
论倡导性规范——以合同法为背景的分析[J]
.清华法学,2007,1(1):66-74.
被引量:76
7
陈刚.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J]
.政法论坛,2001,19(3):77-84.
被引量:33
8
毕玉谦.
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J]
.法学研究,1999,21(2):46-59.
被引量:101
9
沈伟.
论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J]
.河北法学,1997,15(2):20-23.
被引量:3
10
叶自强.
罗森伯格的举证责任分配理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95,17(2):33-38.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0
1
邬砚.
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证明责任的分配[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2):130-137.
被引量:8
2
周全林,任子飞,茹华丽.
以不当得利为由二次起诉案件的处理[J]
.人民司法,2011(8):83-85.
被引量:3
3
李兴魁,沈烨.
审视不当得利纠纷的“基础面”与“关键点”——一种方法论的视角[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25(3):97-102.
被引量:2
4
李磊.
不当得利中无法律上原因之证明责任分配研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6(4):168-174.
被引量:5
5
徐启迪.
不当得利举证责任分配研究——以无“合法依据”构成要件为例[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5):343-344.
6
谌宏伟.
“规范说”与中国民事立法[J]
.北大法律评论,2014,15(1):280-312.
被引量:5
7
张叶妹.
“没有法律根据”之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类型化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38(4):108-114.
8
王吉康.
不当得利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J]
.黑河学刊,2019(2):108-111.
9
陈维君.
类型化基础法律关系视角下不当得利“没有法律根据”要件之证明责任分配[J]
.河北法学,2019,37(7):66-77.
被引量:5
10
阚道祥.
“规范说”视角下一般条款的证明责任分配——以我国不当得利诉讼为例[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3(3):23-3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赵佳诺.
论评价性要件证明体系的构建[J]
.湘江青年法学,2023(1):68-85.
2
王德新.
民法典中证明责任规范的优化配置[J]
.民事程序法研究,2019(1).
被引量:1
3
黄文官.
论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要件证明责任的分配——以相对人具体化义务的强化为依归[J]
.研究生法学,2012(1):68-80.
被引量:1
4
徐启迪.
不当得利举证责任分配研究——以无“合法依据”构成要件为例[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5):343-344.
5
孙驰.
浅论不当得利之民法与刑法交叉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4):11-12.
被引量:1
6
屈茂辉,章小兵.
我国不当得利法的流变与反思[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6):67-71.
被引量:4
7
王雷.
民法证据规范论[J]
.环球法律评论,2015,37(2):82-96.
被引量:8
8
童格.
论不当得利返还诉讼中无法律上原因之举证责任[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4):38-43.
被引量:1
9
葛宏锴.
不当得利“无法律上原因”的举证责任分配机制[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35):245-245.
10
于凤瑞.
合同违法无效时损害赔偿范围的量定——从不当得利与缔约过失展开[J]
.河北法学,2018,36(6):89-101.
被引量:10
1
潘松.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若干问题探讨[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5):72-75.
2
经政.
分配理论的新发展[J]
.求实,1988(4):11-12.
3
彭惠英.
法官分配证明责任的实证性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13):127-128.
被引量:1
4
董亮亮,董红.
检察机关之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探究[J]
.商,2016,0(28):260-260.
5
郭亚莉,唐利.
浅论十六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J]
.宁夏党校学报,2003,5(2):19-21.
被引量:1
6
王军,覃俊波.
江泽民分配理论的创新[J]
.前沿,2004(2):21-23.
被引量:1
7
李昊真.
论危险责任之归责基础[J]
.商业文化,2011,0(10X):370-371.
8
莫长林,谷佳杰.
论证明责任分配理论及其完善——以“规范说”为中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0(19):22-23.
被引量:1
9
Ganpurev DUGARJAV.
政治权力的分配理论及其历史发展[J]
.青春岁月,2016,0(21):214-215.
10
王波,王爱华.
关于私人企业的法律思考[J]
.现代法学,1988,10(3):31-33.
人民司法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