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建设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探索,摸索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这是一条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要建立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需要由政府主导,统筹部署,建立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用制度保障推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
康敬华
机构地区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出处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 Taxation College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实践教学
制度建设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4
1
刘志坚.
校企合作的动力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9):198-200.
被引量:11
2
夏英.
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
.职教论坛,2007,23(09X):15-17.
被引量:51
3
宋建军.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与管理的创新[J]
.教育探索,2008(8):93-93.
被引量:36
4
余祖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5(4):5-11.
被引量:272
5
喻忠恩.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评析[J]
.职教论坛,2009,25(7):52-54.
被引量:29
6
曹晔.
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几个问题的基本认识[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37-39.
被引量:12
7
王松.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2(2):69-71.
被引量:8
8
邱永成.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9(26):8-10.
被引量:48
9
毛敏芹,曾凌燕.
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下对企业积极性的调动[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53-55.
被引量:29
10
沈霞.
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J]
.商业经济,2010(1):96-9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8
1
令红艳,封家福,黄泓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瓶颈成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155-156.
被引量:9
2
申晓伟,罗华.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J]
.职教与经济研究,2011,9(3):5-9.
被引量:6
3
申晓伟,罗华.
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的策略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1(12):42-44.
被引量:14
4
徐芳,夏瑛.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情况的调查[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2):60-62.
被引量:2
5
吉文林,胡新岗,黄银云,李巨银,蒋春茂,吴植,桂文龙,陈小权.
基于企业视角的校企合作调研分析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21):51-55.
被引量:19
6
杨国良.
高职校企合作办学耦合度的机制性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5):44-47.
7
叶海.
校企合作机制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探索与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1):5-7.
8
段琼辉,李永,胡新岗.
畜牧业类高职专业教材内容质量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
.职业技术,2018,17(12):54-58.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赵永红,吕昕.
高职教育发展战略论纲[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8-15.
2
于强.
校企双主体是我国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现代职教校企合作法规体系的构建[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14(7):15-18.
被引量:7
3
吴冰,刘志民.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与隐性知识习得--基于SECI模型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3,33(3):7-10.
被引量:9
4
老士翠.
浅谈社会力量(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参与式管理[J]
.职业技术,2012(10):27-28.
5
黄泓轲,令红艳,封家福.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筛选的调查分析——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为例[J]
.新校园(上旬刊),2013(6):67-68.
6
陈江.
基于“局内人—局外人”视域下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的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4):25-28.
被引量:2
7
秦兴顺.
利益共同体驱动下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7):19-22.
被引量:20
8
刘志民,吴冰.
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机理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
.高教探索,2013(5):27-32.
被引量:12
9
王娟.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式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3(27):29-30.
被引量:17
10
连茜平.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不应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J]
.职教通讯,2013(23):61-63.
被引量:4
1
桂百安.
地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机制实践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0(20):118-118.
2
郭敏雄.
不断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4):16-18.
被引量:30
3
吕政.
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分析[J]
.当代职业教育,2012(6):49-51.
被引量:4
4
周常.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
.职教通讯,2013(2):77-78.
5
张立华,井大军,范功利.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研究——以辽宁职业学院建设为例[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2):57-60.
被引量:19
6
张安富.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3-75.
被引量:56
7
马建松.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
.职教通讯,2011(22):49-51.
被引量:19
8
张国强.
高职金融专业校企合作研究[J]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4.
被引量:8
9
刘琨.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
.现代交际,2014(11):160-161.
10
王秋夜.
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J]
.才智,2015(25).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