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灰浆配比对小麦秸秆砌块尺寸变化影响规律的研究
Studies on influence law of lime-slurry ratio to change of wheat-fibre-bricks dimens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实验室条件下,按不同的石灰浆配比压制了8种小麦秸秆砌块,对其尺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浆配比相同时,砌块在高度方向上一次变形量和二次变形量比宽度和长度方向上大得多;弹性恢复变形在高度方向二次变形量占的比重大,蠕变变形小。石灰浆配比不同时,砌块在高度方向上的变形量与石灰浆的添加量呈线性负相关的关系。
作者
刘福胜
路则光
张玉稳
马飞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4,53,共3页
New Building Materials
基金
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9GG10009060)
关键词
石灰浆配比
小麦秸秆
砌块
一次变形量
二次变形量
分类号
TU522.39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汪昉,汪炜.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1):1009-1012.
被引量:28
2
王智,张文凯.
王集乡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控制焚烧小麦秸秆的措施[J]
.农技服务,2008,25(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冯源,吴景刚.
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前景[J]
.农机化研究,2006,28(6):44-46.
被引量:17
2
张金城,刘松.
江苏省秸秆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
.农业装备技术,2006,32(3):13-14.
被引量:12
3
张露槐,廖菁,谭微峰.
不同秸秆还土效果的研究[J]
.农技服务,2007,24(4):38-38.
被引量:1
4
汪芳,陈新春.
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综合利用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8):117-117.
被引量:16
5
秸秆饲料资源的分布与特点[EB/OL].http://203.208.37.104/search? q = cache:-QvsHz-Nu5KJ:www. tzagri.gov.vn/pindao/xumu/siliao/susi/article/005-2.htm+%E7%B8%E7%A7%86+%E7%89%B9%E7%82%b9%&hl=zh-CN&ct=clnk&cd=6&gl=cn&st-usg=AIhdy29yPCzlslslykyb5TVrlvKmJeR83w.
6
我国成功利用黄色秸秆生物质发电[J]
.江苏农村经济,2007(11):19-19.
被引量:1
7
刘首元,余英,赵碧光,朱春.
我国秸秆发电产业化发展前景[J]
.水利电力机械,2007,29(12):207-210.
被引量:15
8
黄九柏.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J]
.山东农业科学,2008,40(1):90-93.
被引量:12
9
哈尔滨玉米秸秆生物发电项目开工[J]
.化工中间体,2007,3(11):52-52.
被引量:1
10
西安建大型秸秆发电厂[J]
.能源与环境,2008(1):38-3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0
1
刘保平,王宏燕,许修宏,孙彦坤.
接种秸秆降解真菌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121-124.
2
袁立敏,高永,黄海广,闫德仁,胡小龙,胡志健.
生物模块沙障对流动沙丘土壤微生物分布的影响[J]
.中国沙漠,2015,35(1):189-194.
被引量:10
3
孔菊兰,蒋秀风.
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探讨[J]
.农技服务,2010,27(12).
被引量:1
4
翁伯琦,雷锦桂,江枝和,罗涛,黄勤楼,廖剑华,王煌平,黄秀声.
东南地区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前景[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25(2):228-232.
被引量:11
5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25-4926.
被引量:10
6
刘保平,周连仁,王宏燕.
秸秆内丝状真菌阻止外源真菌入侵[J]
.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586-589.
7
金剑,康文丽,张焱鑫,张国鹏,高严,程凡升,生吉萍,申琳.
不同Cu离子浓度和pH值对云芝降解秸秆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9,30(20):173-177.
被引量:5
8
路则光,刘福胜,张玉稳,刘永.
小麦秸秆砌块蠕变特性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9,36(11):59-61.
被引量:3
9
路则光,刘福胜,张玉稳,马飞.
小麦秸秆含量对石灰保温砌块变形量的影响研究[J]
.林业科技,2010,35(1):32-34.
被引量:2
10
张效明,李毅,徐宗进,汪洪洋,张立智.
东海县稻田麦秸还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5):272-272.
1
路则光,刘福胜,张玉稳,刘永.
冷压时间对小麦秸秆砌块变形量的影响规律研究[J]
.林业科技,2010,35(4):43-45.
2
路则光,刘福胜,张玉稳,刘永.
小麦秸秆砌块蠕变特性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9,36(11):59-61.
被引量:3
3
刘伟,路根柱.
小麦秸秆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J]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7,34(1):28-30.
被引量:1
4
刘永,仇美,刘福胜,范军,马飞,韩君格,卢华.
小麦秸秆砌块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
.中国建材科技,2010,19(3):62-63.
被引量:1
5
封凌竹,刘福胜,岳强,温福胜,武义馨.
小麦秸秆-镁水泥复合保温砂浆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16,43(10):69-72.
6
张琳,刘福胜,任淑霞,宋计勇,林聪.
玻化微珠-小麦秸秆复合保温砂浆配合比的正交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13(10):139-141.
被引量:2
7
刘少福,罗建华.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深基坑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2000,29(1):10-11.
被引量:3
8
张琳,刘福胜,林聪,任淑霞,张顺珂.
玻化微珠-小麦秸秆双掺保温砂浆试验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13,40(7):29-31.
被引量:1
9
张琳,宋计勇,崔兆彦,刘福胜,张炎彬.
秸秆掺量对玻化微珠-小麦秸秆复合保温砂浆性能的影响[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3(7):49-52.
10
路则光,刘福胜,张玉稳,马飞.
小麦秸秆砌块摆放宽度间距对干燥质量的影响[J]
.新型建筑材料,2012,39(2):20-22.
新型建筑材料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