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金融纵横》
2004年第8期3-6,22,共5页
Financial Perspectives Journal
同被引文献16
-
1苏宁.积极推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J].中国金融,2004(14):4-5. 被引量:5
-
2冯增国.加强社会征信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考[J].上海金融,2004(10):62-63. 被引量:3
-
3刘斌.征信业——打开信用缺失死锁的金钥匙[J].企业文化,2005(1):50-51. 被引量:1
-
4陈新年,曹文炼.美国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5(8):37-44. 被引量:19
-
5戴根有.建立我国征信体系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1):27-30. 被引量:13
-
6李晓琴.我国征信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4):151-152. 被引量:3
-
7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征信管理处课题组.我国征信业发展问题研究[J].重庆金融,2004,(7).
-
8George.A.Akerlof.The market for " Lemons":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
9Neal Walters.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issues and policy options.
-
10Tullio Jappelli and Marco Pagano.Information sharing,leading and defaults:Cross-Country Evidence.
-
1徐冬华.对我国目前社会信用问题的现实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2(7):8-10. 被引量:3
-
2毛伟兵.银行信贷风险与社会信用问题[J].黑龙江金融,2001(12):5-7.
-
3刘革新.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摆脱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中国商界,2009,0(8X):45-46. 被引量:1
-
4黄德根.浅谈信用危机的成因及对策[J].福建金融,2003(2):7-9.
-
5高晶.社会信用建设问题浅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4(1):33-34.
-
6李建平,石淑华.诚信与信用的联系与区别[J].中国防伪报道,2011(11):26-30. 被引量:1
-
7蒋国政.关于整治信用秩序和维护金融安全的实证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1(85):33-35.
-
8王希颖,张兰.我国社会信用现状与改善[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4):22-24. 被引量:2
-
9改善社会信用,推进金融创安工作——关于宁波市社会信用问题的调研报告[J].宁波经济丛刊,2000(5):28-29.
-
10李永升,刘浩.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的特征研究[J].华北金融,2010(12):5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