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进展与思考——浙江金华的实践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针对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通过“拓深引进渠道”、“提高挂职实效”、“鼓励自我提升”、“完善培训机制”等方式加以解决。
作者
朱孝平
机构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43-45,共3页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培养
问题与对策
分类号
G6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4
1
曹晔.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10A):22-26.
被引量:96
2
易玉屏,夏金星.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0):16-17.
被引量:54
3
朱孝平.
当前职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策略与方法评述[J]
.职教论坛,2009,25(10):4-6.
被引量:43
4
浙江省教育厅等.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教职成[2008]241号.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刘义.
职教师资“双师型”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1-4.
被引量:13
2
王义澄.
适应专科教学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J]
.中国大学教学,1991(4):14-15.
被引量:40
3
易玉屏,夏金星.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0):16-17.
被引量:54
4
黄亚妮.
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教论坛,2006,22(11S):11-15.
被引量:59
5
曹晔.
重视兼职教师的发展 构建二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6):27-29.
被引量:46
6
曹晔.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10A):22-26.
被引量:96
7
鲁传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J]安徽教育,2003(02).
8
余燕.王湛副部长“施政第一讲”: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J]职业技术教育,2000(24).
9
朱孝平.
“双师型”教师概念:过去、现在与将来[J]
.职教论坛,2008,24(14):26-28.
被引量:43
10
李宗尧,俞克新.
借助社会力量 促进高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12(3):18-19.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80
1
魏明,陈娟,刘晓晖.
工程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2):109-110.
被引量:2
2
张文祥,陈娟,魏明,刘晓晖.
工程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研究[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8(5):115-116.
3
董萍华.
高职护理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管窥[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21(1):27-29.
被引量:1
4
牟超美,迟志敏,郝元萍.
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4):5-7.
被引量:3
5
史世臻.
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5):104-106.
被引量:1
6
崔发周.
“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与认定标准[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1(2):86-90.
被引量:23
7
韩小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探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8(5):70-73.
被引量:1
8
秦浩,张世红.
加强甘肃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4):17-20.
9
许铁,赵晶晶.
“十一五”期间职业学校改革的新思路——中华职业教育社办学特色的借鉴[J]
.基础教育参考,2006(6):39-41.
10
曹晔.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的内涵及发展趋势[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10A):22-26.
被引量:96
同被引文献
33
1
袁荣高.
实施分层次分类别培养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J]
.卫生职业教育,2009(8):33-35.
被引量:3
2
张社字.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7):116-118.
被引量:44
3
陶书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80-81.
被引量:157
4
张洪珍,戚桂琴.
谈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
.职业教育研究,2006(6):43-44.
被引量:10
5
孙平.
“双师型”工程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发展路径[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5):50-53.
被引量:10
6
David C.Berlioer.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in Pedagogy [M].New Or- lean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 for Teacher Education, 1988.
7
熊璟.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成长途径探析[J].学校管理,2011(12):159-160.
8
彭拥军.
关于“双师型”教师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9):28-29.
被引量:23
9
何农.
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辨析[J]
.教育与职业,2008(11):144-145.
被引量:38
10
杨理连.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及对策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26):140-14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3
1
朱爱军,来和平.
中等卫生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6):35-36.
被引量:7
2
张艳华.
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
.机械职业教育,2011(11):38-39.
被引量:3
3
张秀兰,凌柳青,陈柏林.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途径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2(2):5-6.
4
周报春,周秀中.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探析[J]
.职教通讯,2012(14):56-58.
被引量:4
5
陈丽君.
基于南洋理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我国“双师型”教师系统培养[J]
.教育与职业,2012(20):20-22.
被引量:11
6
梁丹妮.
创新职业技木学院教育管理策略[J]
.决策与信息(下旬),2013(2):119-119.
被引量:2
7
牛国刚.
农村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报告[J]
.职业教育研究,2013(5):71-73.
8
程燕飞.
中职学校医学基础课“双师型”教师培养之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28-29.
被引量:1
9
李丽华.
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22.
被引量:3
10
刘越旦,苏彦,郑翅翔.
财会类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J]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16,0(1):7-8.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朱少义.
基于文献分析视角的国内“双师型”教师研究述评[J]
.教育科学论坛,2019,0(30):25-30.
被引量:1
2
黄金光,郑小明,张作能,黄晨光,邓小敏,钟冬民.
“双师型”教师队伍“一对一”构建模式投入与产出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12(4):71-72.
被引量:1
3
张仕军.
专业课教师如何提高实践能力[J]
.考试周刊,2013(14):24-25.
4
桑潇.
工程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
.文教资料,2013(9):96-97.
被引量:2
5
王耀辉.
基于南洋理工学院能力开发策略的高职院校师资培训体系构建[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3):71-73.
被引量:4
6
郑春华.
浅谈南洋理工学院师资建设特色与启示[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3):1-3.
7
臧传昊.
探讨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J]
.时代教育,2013(22):104-105.
被引量:1
8
徐彦.
浅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职教通讯,2013(26):68-69.
9
沈燕,王晓蔚,费峰燕,朱聪平.
“双师型”临床护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5):74-76.
被引量:16
10
程燕飞.
中职学校医学基础课“双师型”教师培养之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28-29.
被引量:1
1
邓跃群.
浅析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J]
.考试周刊,2014(39):13-13.
2
李臣娟.
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4):56-57.
被引量:3
3
白振荣,吕国.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192-192.
被引量:4
4
杨迪.
新留学预备班[J]
.中国新闻周刊,2015,0(3):68-72.
5
高会军.
从规划到帮扶培养青年教师[J]
.中国高等教育,2016(5):41-43.
被引量:2
6
李敏.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217-218.
被引量:8
7
米文静,张向东.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商洛学院为例[J]
.榆林学院学报,2015,25(2):80-83.
被引量:5
8
杨州.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探析[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23-26.
被引量:4
9
周海涛,张墨涵.
高水平民办大学人才强校策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23-27.
被引量:7
10
徐学兰.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探究[J]
.教育探索,2012(12):102-103.
被引量:24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