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td &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同被引文献18
1 谈大正.关于艾滋病的法律对策思考[J] .法学,1998(6):22-24. 被引量:9
2 徐丽玲,顾伟鸣,杨阳,章楚光,高志琴,赵根明.上海市某桑拿浴场服务小姐STD及其相关行为调查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3):239-241. 被引量:4
3 华声.我国艾滋病已经进入快速增长[J].法律与社会,2000,12:47-47.
4 .安南:必须将艾滋病放到政治和行动的最前沿[N].人民网 http:www. people. com. cn.,2003-12-01.
5 .湖北:艾滋病患者享受医保[N].健康报,2001-11-19(4).
6 Paiva V, Filipe EV, Santos N, Lima TN, Segurado A. The right to love:the desire for parenthood among men living with H IV[J]. Reprod Health Matters.2003 Nov;11(22) :91 - 100.
7 Wright ER,Martin T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HIV/AIDS care in treatment programmes for adults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J].AIDS Care. 2003 Dec; 15(6):763~73.
8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中国1991-1995年性病的流行特征:性传播疾病诊疗与预防[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64-568.
9 冯铁建,何建凡,蔡文德,段立华,陈琳,李良成.深圳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5(4):158-160. 被引量:18
10 张明楷.刑法学中危险接受的法理[J] .法学研究,2012,34(5):171-190. 被引量:116
引证文献4
1 朱敏贞,胡志.对艾滋病患者社会歧视问题的理性思考[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3):182-183. 被引量:5
2 向辉,麦世樑.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监测与健康教育策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2):50-51. 被引量:3
3 冷枫,王哲.传播艾滋病病毒行为的刑法定性[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2):1255-1257. 被引量:3
4 杨芳.艾滋病传播行为的罪与刑[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2,18(4):305-30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1 黄礼平.卫生立法与执法缺陷及其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3):200-202. 被引量:5
2 李艳.试论从“性途径”预防艾滋病感染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5):4-5.
3 史凤英,李怀应.卫生立法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J] .山西医药杂志,2006,35(12):1098-1099.
4 甘开鹏.浅析我国艾滋病立法的现状及对策[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84-286. 被引量:2
5 薛文娟,王明旭,张平川.消除艾滋病歧视的社区关怀和支持策略[J] .卫生软科学,2007,21(3):244-245. 被引量:8
6 倪玉霞,刘敏.艾滋病人违法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法初探[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5):68-71. 被引量:6
7 黄雪梅,梁智江,张倩,汤少开,叶兴东.广州市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65-767. 被引量:8
8 张伟,周文,路娟,李丹,陈菊荣.广州市越秀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2):112-113. 被引量:3
9 张源洁.歧视对佤族农村社区艾滋病防治及感染者生活的负面效应[J] .中国性科学,2010,19(11):45-48. 被引量:2
10 吕君霞,邓印红.石家庄从业人员性病知识调查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13,29(11):1245-1247. 被引量:2
1 知识窗[J] .兵团建设,2005(1):45-45.
2 刘庆,靳峰,仵燕.危害公共卫生罪及其特征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6):346-347. 被引量:1
3 宋咏堂,项红兵,张晋.艾滋病案例的法律责任[J] .卫生软科学,2001,15(2):46-48.
4 郭振兰.改良通便在卧床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J]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8):687-687. 被引量:2
5 朱兆银.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3)(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研究生论文)[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10(1):52-55. 被引量:1
6 吕力华.论防控SARS的法律挑战[J] .口岸卫生控制,2005,10(3):1-4.
7 朱友江,丁轩坤.有机磷农药中毒案件损伤程度评定[J] .法医学杂志,2006,22(3):224-225. 被引量:1
8 董雪.论不良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及预防[J] .校园心理,2009,7(4):258-259. 被引量:3
9 朱兆银.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研究(1)[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9(3):189-192. 被引量:5
10 林咸才.一起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评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0):498-49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