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岭南地理气候环境及体质特点与温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4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讨岭南地域及体质与温病的关系,认为岭南地理气候环境特点有三:即医家们称之为"湿气";医家们称为"炎方";季风海洋,山峦瘴气。岭南群体体质特征以阳热体质、脾虚体质、气阴两虚体质为主。岭南温病由于高温高湿,容易诱发湿热温病。
作者
文达良
苏晶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6-277,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岭南地理气候体质温病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434
引证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68
参考文献
9
1
邓铁涛.
岭南医学[J]
.新中医,1999,31(8):8-9.
被引量:24
2
刘志英,许永周.
何梦瑶的湿病论[J]
.新中医,1989,21(11):54-55.
被引量:6
3
邓铁涛等点校.《岭南儿科双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99-104.
4
杨家茂.
《岭南卫生方》学术思想和贡献[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165-167.
被引量:17
5
林培政.近年广东温病特点初探[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4):6-11.
6
彭胜权,刘亚敏,徐秋英,曾征伦.
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59-61.
被引量:38
7
刘小斌.
岭南名医陈任枚温病学术思想探讨[J]
.新中医,2001,33(2):8-9.
被引量:9
8
吏志云.
刘仕昌教授对岭南温病研究[J]
.新中医,1994,26(6):16-17.
被引量:12
9
张剑勇.
刘仕昌教授运用益气养阴法治疗暑湿病的经验[J]
.陕西中医,1997,18(6):260-26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荣莉.
《岭南卫生方》版本情况与校注简介[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3):7-10.
被引量:3
2
彭胜权.岭南湿病研究与临床[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11.
3
何养中.登革清I号治疗登革热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1988,(6):26-28.
4
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524.
5
彭胜权,岭南湿病研究与临床,1991年,11页
6
何养中,中医杂志,1988年,6期,26页
7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38-539.
8
郑其进.
暑湿清治疗暑湿气分证58例临床疗效观察[J]
.新中医,1997,29(4):16-18.
被引量:3
9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81.
10
明·吴又可.温疫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195.
共引文献
89
1
康艳,李耀辉,李哲.
论陈士铎从脏腑五行生克之变治疗内伤咳嗽[J]
.陕西中医,2020,41(3):360-363.
被引量:9
2
郑吉利,高贵良,陈小康,罗广波.
岭南禅医学流派及其学术特色概述[J]
.新中医,2023,55(20):176-180.
3
皮立宏,陈弋,吴智兵.
rt-PA干预后缺血性中风不同时间点单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4-17.
被引量:6
4
孙雪颖,梅全喜,周小军,高玉桥.
中药的抗EB病毒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8,31(2):320-322.
被引量:20
5
张其成,刘理想,李海英.
近十年来中医药文化发展回顾[J]
.中医药文化,2009,4(1):22-26.
被引量:64
6
张晓红.
刘赤选教授《温病知要》手稿述略[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4,38(3):43-45.
被引量:1
7
谭玮璐.
岭南地区复发性大肠息肉的中医体质调查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1):214-216.
被引量:2
8
任存霞.
试论《伤寒论》和温病学对湿邪的论治[J]
.光明中医,2004,19(4):10-11.
被引量:6
9
李赛美,林培政.
岭南温病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4):329-333.
被引量:3
10
刘亚敏,沈强.
中医治疗广东地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体会[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7):81-8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34
1
吴佩珊,陈洁瑜,李斐,罗仁,赵晓山.
湿热体质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460-2465.
被引量:21
2
王忆勤,郝一鸣.
从调节免疫力谈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1-5.
被引量:42
3
朱烨,胡志刚.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6):150-151.
被引量:1
4
弓敏,马可迅,江杨清(指导).
江杨清辨治久泻学术思想及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733-5735.
被引量:5
5
徐德昌.
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肺组织c-ju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5):4386-4389.
被引量:1
6
邓铁涛.
养生必先养心[J]
.祝您健康,2010(2):12-12.
被引量:4
7
徐斌.
刺络放血疗法的血管生物学基础[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26-5127.
被引量:106
8
靳士英.
邓铁涛教授学术成就管窥[J]
.现代医院,2004,4(9):1-6.
被引量:12
9
张仕玉.
赵绍琴治疗湿热证经验[J]
.中医杂志,2004,45(12):895-896.
被引量:11
10
史志云.
刘仕昌教授治疗登革热经验[J]
.新中医,1994,26(10):11-1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47
1
李思怡,潘华峰,陈楚杰,赵金媛.
基于登革热防控经验之岭南中医药防控急性传染病的特色及优势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1):1-5.
被引量:4
2
汤万权,汤水福.
岭南地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特点及治疗述要[J]
.河南中医,2012,32(10):1267-1269.
被引量:1
3
周波兰,李郑林,黄东红.
深圳平乐骨伤专家李郑林临床用药经验[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3):66-67.
被引量:3
4
刘诗韵,樊少仪,徐福平,杨志敏.
杨志敏教授对岭南不同年龄人群膏方调养临证体会[J]
.中医药导报,2018,24(20):126-128.
被引量:2
5
赖英哲,戈焰,彭瑞娟,尹建华,邱健行.
邱健行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经验[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2(1):149-151.
被引量:9
6
徐志伟,吴皓萌,刘小斌,敖海清.
岭南医学流派的形成与特色[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272-2274.
被引量:31
7
邓秋迎,陈淑珍,郭庆梅,朱志芳.
岭南饮食疗法在体质调控中的运用[J]
.新中医,2015,47(9):252-253.
被引量:10
8
徐强,尹立智,吴美玉.
成都地区外感疾病中湿热因素分析与对策[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70-71.
被引量:11
9
彭贝如,曾维嘉,杨丽新.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登革热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2015,35(12):2978-2980.
被引量:4
10
赵自明,张文哲,夏能能,杜建平,任薇.
岭南高脂血症的中医诊疗特点[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0(4):17-20.
二级引证文献
168
1
张慰.
脾肾亏虚型泄泻的中医辨证治疗[J]
.智慧健康,2022,8(2):23-25.
被引量:2
2
杜晶晶,李茂,郝平生.
基于“阳道实,阴道虚”理论的脂溢性皮炎辨治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4):195-197.
被引量:2
3
廖前花,李兰.
因地制宜与贵州地区湿热病的治疗[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0):115-116.
被引量:2
4
陈意婷,梁倩蓉,任滨海,林彬.
中医体质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
.心理月刊,2022(8):1-4.
被引量:2
5
王欣,鲁大林,尤伟.
黄芩汤联合益生菌治疗湿热内蕴型泄泻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12):69-72.
被引量:3
6
邓婷涵,罗燕.
基于体质辨识分析当代大学生亚健康睡眠障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6):118-119.
被引量:1
7
刘莉静.
糖尿病性眼病的中医诊疗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2):118-119.
8
王蒙蒙,翟晓翔,唐志铭,鹿晓兰,张晓宇,李洁.
翟晓翔教授从肝肾论治皮肤附属器疾病经验撷萃[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11):67-68.
9
王婕,陈国忠,吴瑕,李璐璐,袁铁超,欧智海,易志忠.
陈国忠运用调中益气化湿汤治疗脾虚湿盛证疾病经验拾萃[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9):44-47.
被引量:1
10
孙燕,蔡怡航,王媛媛,张忠德.
岭南流派外感证治特点探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10):865-869.
被引量:4
1
李瑞环.
浅析温病中的祛湿法[J]
.光明中医,2012,27(8):1661-1662.
被引量:3
2
梁万雨.
论三因制宜[J]
.光明中医,2010,25(4):688-688.
被引量:4
3
陶红霖.
岭南温病话滋阴[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11(2):2-3.
被引量:4
4
邓泽军,彭胜权,陆乃器.
岭南温病研究近况[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2,9(3):178-181.
被引量:3
5
黄冬玲.
壮族对瘴气防治的贡献[J]
.广西中医药,1991,14(5):218-219.
被引量:4
6
程鸿.
瘴气瘟疫的药酒治疗[J]
.东方药膳,2016,0(4):34-35.
7
徐敏丽,王晓青,王改仙.
消渴病并发白■3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06,14(7):53-53.
8
邹立华.
温热药在岭南温病治疗中的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316-318.
9
张琳,何德根.
手足口病的中医辨证体会[J]
.中医儿科杂志,2011,7(4):36-37.
被引量:7
10
赵钢.
浅谈岭南温病的特点[J]
.新中医,1994,26(S1):85-8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