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优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机制的途径与方法探析——基于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的推行,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对高考制度的有益补充。本文在对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进行质量调查的基础上.从学业水平、个性能力、综合素质、毕业意向四个维度对自主选拔入校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建议从扩大自主招生范围,构建科学、多元的测评指标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测试模式,改革测试方式,建立常态化评价机制等方面优化自主选拔录取机制.以促进高校更好地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特色型、创新型人才。
作者
郑润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学生工作处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5期160-163,共4页
关键词
高校自主选拔
选拔录取机制
途径
方法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8
1
张继明.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角度审视高校自主招生[J]
.湖北招生考试,2005,0(16):68-72.
被引量:43
2
程光旭.
大学招生自主选拔录取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2):15-17.
被引量:7
3
熊丙奇.
“自主招生”需要“跟踪观察”[J]
.上海教育,2009(17):10-10.
被引量:5
4
刘明利.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新生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2):40-42.
被引量:10
5
刘光余.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10):29-30.
被引量:32
6
姜钢.
完善高校招生自主选拔录取办法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4):26-28.
被引量:19
7
郑蔚.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6):55-57.
被引量:10
8
宋朝阳.
自主选拔实施效果的调查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9-40.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赵重能.
试议考试制度改革[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S1):40-41.
被引量:2
2
魏新.
关于我国教育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
.教育研究,1997,18(6):29-35.
被引量:29
3
欧阳宏斌,徐颖峻.
对当前高考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分析与思考[J]
.江苏高教,2004(4):73-74.
被引量:16
4
2005年高校自主招生大看台(一)[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5(1):19-20.
被引量:1
5
2005年高校自主招生大看台(续)[J]
.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5(4):17-17.
被引量:1
6
袁小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招生考试改革[J]湖北招生考试,2002(08).
7
刘海峰.
为什么要坚持统一高考[J]
.上海高教研究,1997,17(5):44-46.
被引量:28
8
杨李娜.
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6):47-50.
被引量:11
9
彭春生.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构想[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2):45-48.
被引量:8
10
刘海峰.
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33-38.
被引量:73
共引文献
104
1
陈碧琴.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现状与对策[J]
.区域治理,2018,0(26):255-256.
2
张继明.
立足于和谐社会视角来审视现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J]
.湖北招生考试,2007(20):27-30.
3
庄芙蓉.
浅议自主招生[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21):22-23.
4
陈敏.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2):60-62.
被引量:21
5
刘云派,黄祥军,张厚新.
与时俱进加强高校行政监察工作[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04,20(3):81-83.
6
易芳,朱乐红.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J]
.甘肃农业,2006(4):219-220.
被引量:1
7
孙中涛.
浅析当前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及其试点[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4):42-45.
被引量:11
8
翟居怀.
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23-24.
被引量:3
9
易芳,朱乐红.
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服务和谐社会[J]
.高等农业教育,2006(10):73-76.
被引量:1
10
吕慈仙.
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1):65-68.
被引量:56
同被引文献
6
1
姜钢.
完善高校招生自主选拔录取办法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4):26-28.
被引量:19
2
刘明利.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新生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7(12):40-42.
被引量:10
3
宋红霞,陈国岗,崔文军,张四聪.
大学生成绩跟踪分析的招生质量评价方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6):84-88.
被引量:3
4
刘业炜.
解读普通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J]
.考试与招生,2011(2):13-15.
被引量:1
5
张亚群.
高校自主招生三种模式辨析[J]
.考试研究,2008,4(4):44-54.
被引量:12
6
方曼,张彦昭,李翰超.
我国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现状分析与思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4):85-8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邓万友.
高校生源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9(3):93-94.
被引量:10
2
倪丹梅,方淦,李乐.
南京农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生源质量评估研究——以2009级至2013级生源为例[J]
.考试周刊,2015,0(15):140-1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胡丽,杨济连.
地方高师院校生源质量问题与对策[J]
.考试研究,2012,8(3):37-42.
被引量:2
2
王彤宇.
适应高职高专学生专业素质评测的生源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
.中国电子商务,2014,0(23):157-157.
被引量:1
3
芮林坤.
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
.青年时代,2015,0(14):150-150.
4
方淦,倪丹梅,李乐.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自主招生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
.考试周刊,2016,0(1):3-4.
5
石笋,罗虹.
军队医学院校生源质量评价[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7,24(8):782-783.
6
王江曼.
基于AHP的高校分省招生计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126-130.
7
牟萍.
地方性师范院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6):132-138.
被引量:3
8
何其迅,吴均,李秋萍,吴萍.
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J]
.医学教育管理,2016,2(6):751-755.
被引量:5
9
周艳林,陈华,张永祥.
高校自主招生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CQ大学自主招生学生与普通高考学生的跟踪与比较[J]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1):150-161.
10
刘思.
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9,0(9):76-77.
1
李振玉,邱香.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选拔录取机制探索[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8(6):112-116.
2
教育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不得超招生总数5%[J]
.云南教育(视界),2011(22):2-2.
3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不得超招生总数5%[J]
.考试与招生,2012(1):64-64.
4
资讯[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24):62-63.
5
付玉旺,张雷.
浅析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的特色招生之路[J]
.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7):8-9.
6
“聚焦”2011年自主招生[J]
.考试与招生,2011(1):17-18.
7
全面探析高校自主招生[J]
.高考(江苏版),2009(12):22-28.
8
2012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出台[J]
.考试与招生,2011(12):11-11.
9
刘富湘.
师范院校招收保送生优越性初探[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19(3):60-63.
10
张从福.
2005年高考生物学试题(江苏)简析与启示[J]
.生物学教学,2005,30(12):46-49.
文教资料
2010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