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代孝伦理法律化基础探析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儒家孝伦理自先秦儒家创立、发展、完善后,其治世功能并未引起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汉代,才在行政法、民法、刑法及诉讼法中全面法律化,其基础是多方面的:农耕经济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经济基础,汉代统治者对儒家主导思想的选择是孝伦理法律化的政治基础,董仲舒对先秦儒家孝伦理的改造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理论基础,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是孝伦理法律化的社会基础,而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汉代孝伦理法律化的心理基础。
作者
李文玲
曾振宇
机构地区
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1-223,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汉代
孝伦理
法律化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1
李文玲.
儒家孝伦理与汉代行政法[J]
.求索,2007(7):209-211.
被引量:4
2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忠孝》,中华书局1998年版.
3
《韩非子集解·难二》.
4
《韩非子集解·五蠹》.
5
李文玲,咸鸿昌.
先秦儒家孝伦理及其在汉代的变异[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98-101.
被引量:2
6
汪受宽.《孝经译注·圣治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7,368,115-116,212,412,587-588,285,438,105页.
8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精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
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中华书局1954年版.
10
许慎.《说文解字·老部》,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刘德增.
汉代养老述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33(6):47-51.
被引量:7
2
吕红梅.
略论秦汉时期的禁锢[J]
.求索,2006(9):201-203.
被引量:3
3
马非百.盐铁论简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5]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
[3]韩诗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
[13]葛洪著,杨照明撰.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
[16]应邵撰,吴树平校释.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8
.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9
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42.
10
.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
9
1
刘艳,杨国玉.
董仲舒社会控制规范体系探析[J]
.求索,2007(9):146-148.
被引量:3
2
韩进军.
荀子社会控制理论管窥[J]
.求索,2007(10):156-158.
被引量:1
3
邓蔚,王学辉.
功能主义视角下行政法的重新定位--由卡拉OK版权费风波引发的思考[J]
.求索,2008(5):140-142.
被引量:1
4
刘永艳,石书臣.
控制与秩序:董仲舒社会控制理论论纲[J]
.求索,2008(8):103-105.
5
周睿,舒坦.
再谈杜甫“预测诗”[J]
.杜甫研究学刊,2011(3):18-22.
被引量:1
6
李巍.
“春秋决狱”浅探[J]
.法制与经济,2013,22(6):26-27.
7
刘太祥.
简牍所见秦汉行政法研究述评[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8,38(1):9-18.
8
钱继磊.
当下中国“孝”崇拜之省思[J]
.北方法学,2018,12(1):26-36.
被引量:5
9
柴荣.
宋代土地诉讼中的恤孤幼寡老思想--以《名公书判清明集》判词为中心[J]
.政法论坛,2024,42(1):134-14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龙江,陈鹏飞.
论孝文化的法律价值[J]
.求索,2011(10):149-1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谢洪波.
论汉代巴蜀陶灯及其地域文化信仰[J]
.求索,2012(12):54-56.
被引量:2
2
谢洪波.
巫鬼信仰视域下东汉巴蜀镇墓俑的功用分析[J]
.求索,2013(4):84-86.
被引量:2
1
李文玲.
儒家孝伦理与汉代行政法[J]
.求索,2007(7):209-211.
被引量:4
2
王芳.
试论汉代孝伦理的社会化的实现形式[J]
.大观周刊,2011(31):139-139.
3
张仁玺.
汉代强化孝伦理的措施及社会影响[J]
.云南社会科学,2006(2):108-111.
被引量:3
4
李文玲.
论汉代孝伦理的刑法化[J]
.管子学刊,2010(2):93-96.
5
陆娓.
夏商礼制演进小议[J]
.湖北社会科学,2014(7):117-119.
被引量:1
6
钱侠江.
汉代王杖制度的法律史考察[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5):113-113.
被引量:1
7
王志龙.
1912-1937年政府的族田政策及其影响研究[J]
.中国农史,2013,32(3):102-113.
被引量:3
8
郭浩.
汉代王杖制度若干问题考辨[J]
.史学集刊,2008(3):94-99.
被引量:17
9
张仁玺,孙明霞.
《颜氏家训》中的孝道观述论[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1,33(5):104-108.
10
汤娜.
《论语》“三孝”伦理思想探究[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5(1):14-16.
被引量:1
求索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