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朗读者》的女性话语权力意识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话语与权力总是胶着在一起,互为耦合、互为支撑,而女性话语也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女性权力意识。通过对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中女性对话、内心独白等的分析,笔者认为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在"个人生活"中具有实在性。汉娜和女作家所活动的社会场景,是她在个人生活中的话语权力意识的来源,在这个她们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中,其先前话语所体现的权力意识又具有虚妄性。
作者
杨文超
机构地区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94,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朗读者》
女性话语
权力意识
实在性
虚妄性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蒋欣欣.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中的“身份/认同”[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1):97-102.
被引量:18
2
周玉敏.
《玉米》系列中女性权力意识的虚妄性[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59-6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毕飞宇,汪政.
语言的宿命[J]
.南方文坛,2002(4):26-33.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
17
1
李岚.
奇卡诺文学《杧果街上的小屋》中的身份认同与共同体形塑[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3(1):79-82.
2
张军凤.
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4A):39-41.
被引量:77
3
赵丽莉.
作为“同谋者”的女性身份[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113-115.
4
东红.
《寒夜》中女性话语权力意识的实在性与虚妄性[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7(4):62-65.
被引量:1
5
罗拾平.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身份认同与专业化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6):110-118.
被引量:3
6
李晓光.
阶级、性别、种族与女性身份认同[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21(3):54-58.
被引量:8
7
马冬玲.
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浙江学刊,2009(5):220-224.
被引量:4
8
黄秀雯,梁永丰.
教师身份的确认:作为教育主体[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0-23.
被引量:1
9
贺安芳,费春放.
论温迪·华瑟斯廷剧作的喜剧精神[J]
.外国语文,2015,31(2):5-11.
10
王静,曹永俐,赵羽,何军侠.
黑人女性身份的重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中的《他们眼望上苍》[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49-5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4
1
印芝虹.
让大众接受沉重——关于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创作[J]
.译林,2008(6):188-190.
被引量:5
2
仲米磊.
《朗读者》:凿向多元叙述的利斧——小说叙事艺术探微[J]
.肇庆学院学报,2010,31(4):25-28.
被引量:2
3
殷倩.
论本哈德·施林克《生死朗读》中的反思文化构建[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20):62-63.
被引量:2
4
廖峻澜.
爱与罪的自救——论《朗读者》的隐喻结构[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163-165.
被引量:8
5
冯亚琳.
《生死朗读》的叙事策略探析[J]
.外国文学评论,2002(1):108-113.
被引量:14
6
李富滔.
生,还是死——本哈德·施林克的现代抉择观[J]
.当代文坛,2001(5):65-66.
被引量:5
7
麻煜霞.
文明是一种力量——评《生死朗读》[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28-30.
被引量:7
8
印芝虹.
“跨越”的思维与艺术——《生死朗读》的跨文化效应评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5(8):65-71.
被引量:9
9
詹春花.
诗之思:由边缘向经典的位移——从《洛丽塔》和《朗读者》的恋童恋母情结谈起[J]
.当代文坛,2007(3):132-134.
被引量:4
10
贝恩特·巴尔泽.范大灿译.联邦德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56.
引证文献
2
1
南楠,杨静.
《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41-45.
被引量:4
2
孙曼曼.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
.长安学刊,2019,10(4):92-9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沈红.
解析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J]
.卷宗,2013,3(6):293-294.
2
王美平.
从人性反思角度比较《认罪书》和《朗读者》[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2(2):42-45.
被引量:1
3
孙曼曼.
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
.长安学刊,2019,10(4):92-95.
4
于东琴.
视觉美学视域下文学在影视领域的话语互动——以《朗读者》为例对视觉美学话语互动的探讨[J]
.科技视界,2019,0(32):223-224.
被引量:1
1
东红.
《寒夜》中女性话语权力意识的实在性与虚妄性[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7(4):62-65.
被引量:1
2
李蓝玉.
劳伦斯小说中的生存意识与权力意识[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9(1):111-113.
被引量:2
3
王梅.
同根下的异变——浅析十七年文学与八个样板戏[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8):138-139.
4
郭银星.
淡忘以后的批评观[J]
.艺术广角,1995(5):25-25.
5
雷进荣.
论刘震云小说风格的转变——兼论其作品中的“权力意识”[J]
.莆田学院学报,2002,9(4):45-49.
被引量:3
6
孙玉石.
反思自己,走近真实的鲁迅[J]
.鲁迅研究月刊,2000(7):4-8.
被引量:17
7
钟继彬.
王梵志诗及王梵志其人事迹钩沉[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5):102-104.
8
邹化政.
论直观与逻辑的本真相关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01(6):68-75.
被引量:1
9
江媛,墨白.
小说的多维镜像——墨白访谈录[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3):49-56.
被引量:1
10
叶君.
总有那么一种温暖──关于萧笛的小说创作[J]
.湖南文学,2009,0(11X):66-68.
电影文学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