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未来预期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民教育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其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本文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法治建设;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营造民族内涵丰富的公民文化等四个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发展方向。
作者
杨晓军
周丽红
黄溦崴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理论界》
2010年第5期170-171,共2页
Theory Horizon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公民教育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6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徐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36-41.
被引量:41
2
赵庆杰,刘曙辉.
我国公民教育的主题与路径[J]
.理论与现代化,2009(5):20-23.
被引量:5
3
李雅兴,陈建华.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1(1):56-59.
被引量:4
4
俞可平.积极实行增量政治改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J].理论动态,2003,(15):45.
5
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10).
6
张存.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公民参与[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71-74.
被引量:8
7
冷旭东,闻丽丽.
对公民教育涵义的理解与分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2):93-94.
被引量:2
8
黄湘莲.
公民社会、公民性与公民文化建设[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6-130.
被引量:35
9
[5]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0
列宁选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二级参考文献
46
1
陈桂生.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吗[J]
.中国教育学刊,1991(6):12-16.
被引量:7
2
马戎.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33.
被引量:369
3
高峰.
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5):55-60.
被引量:57
4
桑玉成.
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1-8.
被引量:72
5
陈建樾.
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
.世界民族,2005(5):1-13.
被引量:60
6
法学词典(修订版)[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142.
7
张秀雄.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台北:台北师大书苑,1998.92.
8
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A].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9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 龚维斌 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和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10
阿克顿 胡传胜译.《自由史论》[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1页.
共引文献
236
1
青觉,徐欣顺.
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J]
.民族研究,2021(1):15-29.
被引量:37
2
刘泓.
新中国世界民族研究评析:历史与现实[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5):20-29.
3
张正州.
多族群国家的治理整合:比利时的族群冲突与功能性政府体系构建[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20(1):207-225.
4
严庆.
主线、理念与作为:深刻把握与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5):14-19.
被引量:12
5
孙涛,梁芳美,赵玉芳.
共同内群体认同对群体帮助的提升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19(2):16-33.
被引量:1
6
董文芳.
宪政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6):32-34.
7
李建新.
论新闻教育大众化的实现[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S1):4-5.
8
孙丽珍.
图书馆现代精神·迷失·重建[J]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S1):49-52.
9
杨明娇.
公民社会发展视野下高校社团发展策略研究[J]
.学理论,2009(13):164-165.
被引量:4
10
周玉琴.
公民政治:多民族国家政治和谐的基石——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2009(5):49-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滕星,张俊豪.
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9(4):109-113.
被引量:70
2
张英魁.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公民教育[J]
.广西民族研究,2005(1):21-26.
被引量:17
3
郑富兴,高潇怡.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31-36.
被引量:32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edu.cn/html/e/jiaoyuguihuagangyao.htm,2010-01-18.
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2006-10-18.
6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2007-10-24.
7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EB/OL].[2011 - 02 - 24]. http://www. wyzxsx. com/Article/Classl7/200907/96239. html.
8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4版.赵旭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5 -46.
9
李志诚.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之衔接[D].台湾:台湾政治作战学校,2007.
10
筚路蓝缕写华章继往开来铸辉煌——写在民族院校创办 60 年之际[EB/OL]. [2011 -03 - 20]. http://www. seac. gov. cn.
引证文献
1
1
耿亚军,王颖.
中国少数民族公民教育10年研究综述[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14(6):546-549.
1
洪宝玲,刘丽红.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高校培养策略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58-59.
被引量:11
2
杨鸿雁.
新时期学生观刍议[J]
.小学德育,2004(21):44-44.
3
石鸿波.
更新学生观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2,0(S1):91-92.
4
刘萍.
教育应视学生为责权主体[J]
.青海教育,2003(5):7-8.
5
沈超云.
树立“学生是责权主体”的学生观[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4):88-89.
6
范怡.
新课程倡导什么学生观[J]
.山东教育,2004(14):19-19.
7
王东.
谁的教育理想推动教育改革——基于一种教育实践哲学的考察[J]
.教育科学文摘,2011,30(5):5-6.
8
范金霞.
以现代学生观管理班级[J]
.宿州师专学报,2001,16(3):113-119.
9
刘一展,章安平.
合作学习在美国学校公民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6):145-149.
被引量:3
10
钟英.
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J]
.中小学管理,1998(Z1):28-29.
理论界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