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一些高校在教学、教材、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弊端,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本文结合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一些必要的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
马龙云
机构地区
徐州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1,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基金
徐州工程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YGJ0874)
关键词
高校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9
参考文献
6
1
马龙云.
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08(3):9-10.
被引量:2
2
于超.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8):105-107.
被引量:10
3
庞世俊.
澳大利亚职业能力内涵变迁与理论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84-87.
被引量:10
4
李汉秋.
人文教育亟需改进和加强[J]
.前进论坛,2005(7):12-12.
被引量:3
5
郭红.
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89-90.
被引量:2
6
白玉荣,冯凤友.
浅谈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J]
.职教论坛,2009,25(08Z):49-5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方丽英,刘波.
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行为审视[J]
.求实,2006(z2):232-234.
被引量:6
2
应国勇.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选择[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3):68-69.
被引量:20
3
冯雪红.
人文教育的目标及人文精神的建构[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179-182.
被引量:20
4
刘京希.
“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文史哲,2001(4):107-110.
被引量:23
5
李汉秋.
人文教育亟需改进和加强[J]
.前进论坛,2005(7):12-12.
被引量:3
6
张正江.
人的本质·素质·教育[J]
.上海教育科研,2006(2):12-13.
被引量:3
7
马飙.
试论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8(2):55-58.
被引量:11
8
杨婷匀.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研究:经验及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2):64-68.
被引量:4
9
廖鸿灵.
再论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22-423.
被引量:1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10.19
共引文献
23
1
马龙云.
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2008(3):9-10.
被引量:2
2
黄秋畅.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90-91.
3
马龙云.
澳洲职业教育对我国实践教学的启示[J]
.继续教育研究,2010(2):122-123.
被引量:9
4
付小云.
有关高职英语应用型教学的几点思考[J]
.知识经济,2010(24):155-155.
5
孙念,王燕.
澳大利亚TAFE教育特色及浙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网络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J]
.学理论,2011(9):201-203.
被引量:5
6
尚观华.
高技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6):66-68.
7
吴霏,徐朔.
职业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7(27):22-25.
被引量:26
8
于超.
大学生就业信用评价体系创新应用研究——以山东泰安地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信用状况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0):15-18.
被引量:1
9
修凤英,朱丽丽,鞠野飞.
高职园艺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内涵探讨[J]
.当代职业教育,2012(8):45-46.
被引量:3
10
兰慧君.
关于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几点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47-1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1
1
林崇德,傅安球.
关于学习的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1992(2):13-15.
被引量:3
2
翟崑.
高校实习经费管理的研究与对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6):18-19.
被引量:5
3
王科.
大学生学习绩效评估刍议[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88-91.
被引量:5
4
李炳煌.
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4):146-149.
被引量:21
5
武晓燕.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33-35.
被引量:266
6
李娜,解建红.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191-193.
被引量:59
7
朱斌.
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J]
.教育与职业,2006(36):20-21.
被引量:34
8
叶芃.着力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04-16.
9
郭继强,陈晓艺,李长吾,马达,李宪臻.
以科研促进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76-78.
被引量:41
10
林令霞.
大学英语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略[J]
.教育与职业,2010(5):98-99.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8
1
管军军,杨国浩,王金水,贾峰.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现状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3):110-111.
被引量:22
2
张伟.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对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15,18(1):12-14.
被引量:3
3
郭姗姗.
高校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7(3):125-126.
被引量:2
4
李明岩.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改革探索[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2):18-21.
5
成洪波.
论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5(4):141-145.
被引量:66
6
张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与创新[J]
.现代交际,2018(19):51-51.
被引量:5
7
廖春兰.
“双主”教学模式在应用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探索[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1):8-12.
被引量:1
8
李颖娜,王养成.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现代管理,2015,5(1):1-12.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王志凌,高素美,杨庆凤.
基于STEM教育和科教融合的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4-6.
被引量:5
2
郝思源.
“三空间——两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及实施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9):13-16.
3
郑国香.
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2013(12):64-66.
被引量:17
4
吴湘锋,陈娜,鲁云花.
高校实践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44-45.
被引量:3
5
王向红.
立地式研发: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8(12):98-101.
被引量:32
6
林文生,谢萍萍,陈玲.
本科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运行成效研究[J]
.海峡科学,2015,0(2):59-63.
被引量:16
7
钱立生,汪建飞.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浅议——基于产教融合视角[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29(4):89-92.
被引量:10
8
李斐.
浅议高等医学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
.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8-9.
被引量:2
9
高照慧.
日语专业校外实践模式多样化的现实思考——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6):63-65.
被引量:1
10
王志,汪青.
基于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的通信人才培养探索[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3):211-213.
1
李伟.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J]
.中国人才,2014(14):113-114.
2
沈镝.
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策略[J]
.音乐时空,2015,0(22):131-131.
被引量:1
3
李丹丹.
新时期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探析——兼谈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J]
.世界教育信息,2012,25(12):63-66.
被引量:8
4
靳瑞霞,孙全党.
基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策略及模式研究[J]
.科技信息,2011(24):28-29.
被引量:1
5
肖敏.
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策略[J]
.电脑学习,2009(4):131-132.
被引量:1
6
徐行,张广良,张红.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新升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策略探析[J]
.榆林学院学报,2013,23(1):103-107.
被引量:2
7
温洁.
基于素质模型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5):56-56.
8
巩丽.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23-24.
9
首届全国卓越教师发展论坛在重庆文理学院成功举行[J]
.中国教育学刊,2017(5).
10
胡宪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培养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166-167.
被引量:18
中国成人教育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