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司法认定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认定"关系密切的人"应当查清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真实关系的客观事实,在把握双方亲疏程度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对国家工作人员影响力大小的程度上进行判断;对于近亲属应该作刑事法律规范的界定,即"近亲属"为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对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离职时间,建议从离开工作岗位开始计算,期限在三年之内,法律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客观方面的认定,宜分别从行为人所具有的影响力,"该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影响力,"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影响力等情形认定。
作者 黄杰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4-37,共4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孙建民.《如何理解刑法修正案(七)中“关系密切的人”》,载《检察日报》2009年5月5日.
  • 2薛万庆,江国华.《解读刑法修正案(七)关于受贿罪的新规定》,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830fb0100d8xy.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0-4-23.
  • 3黄太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理解与适用》[J].公检法办案指南,2009,.
  • 4车明珠.《刑法修正案(七)实施后"斡旋受贿"如何认定》,载《检察日报》2009年3月30日.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33

  • 1牛克乾.介绍贿赂未实现但拒不交还财物行为的处理[J].中国审判,2013(2):98-99. 被引量:10
  • 2朱孝清.斡旋受贿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5,27(3):80-87. 被引量:34
  • 3刘为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07(08S):17-24. 被引量:15
  • 4朱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适用研究》,载《(刑事司法指南)分类集成(2000-2010)(贪污贿赂罪·渎职侵权罪)》,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40页.
  • 5罗猛:《利用影响力受贿:仍有三点须明确》,载《检察日报》2010年4月9日.
  • 6韩晓燕:《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共犯的区别》,载《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2月10日.
  • 7李翔:《论影响力受贿犯罪的司法认定》,载《刑法论丛》2009年第4卷,第335页.
  • 8《新疆兵团首例利用影响力受贿案宣判》,载《法制日报》2014年7月15日.
  • 9贵州省水城县人民法院《被告人蒙某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和介绍贿赂罪一案的刑事判决书》(2014)黔水刑初字第00050号.
  • 10李立峰:《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具体认定》,载《检察日报》2011年11月22日.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