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制乙二醇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开发成功合成气制乙二醇的核心技术,并先后进行了300t级和万t级的合成工艺试验,20万t/a示范装置已于2009年12月开车,装置稳定运行后,将为以褐煤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大型工业装置作出验证。
作者
唐宏青
出处
《煤化工》
CAS
2010年第2期26-26,共1页
Coal 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乙二醇
经济性分析
褐煤
示范装置
工艺试验
稳定运行
工业装置
原料生产
分类号
F426.7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4
1
我国率先实现煤制乙二醇工业化[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0(1):42-43.
被引量:2
2
黄当睦,陈彰明,陈福星,林平,兰花水,何燕芬.
草酸二乙酯催化加氢制乙二醇模试研究[J]
.工业催化,1996,4(4):24-29.
被引量:41
3
赵铁均,顾维毅,戴迎春等.基于纳米碳纤维为载体的催化剂以及制备草酸酯的方法[P].CN1141179,2004-05-24.
4
李振花,闫永娟,吕静,胡仲才,马新宾.
气相法亚硝酸乙酯再生反应的研究[J]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8,33(2):29-32.
被引量:10
5
黄维捷,文峰,康文国,李伟.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Cu/SiO_2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J]
.工业催化,2008,16(6):13-17.
被引量:30
6
乙二醇全球产能过剩 中国仍需大量进口[J]
.化工科技市场,2008,31(11):49-50.
被引量:1
7
周健飞,刘晓勤,刘定华.
草酸酯法由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09,28(1):47-50.
被引量:45
8
贺俊海,黄集钺,石鸣彦,齐向阳,刘高博.
乙二醇合成技术研究[J]
.化工中间体,2009,5(1):59-62.
被引量:19
9
洪海,费利江,唐勇,张春雷,揭元萍.
国内煤制乙二醇研究与产业化进展[J]
.化工进展,2010,29(S1):349-352.
被引量:24
10
汪家铭.
C1化工新产品——乙二醇的发展与应用[J]
.川化,2010(1):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李涛.
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
.乙醛醋酸化工,2013(8):23-26.
被引量:6
2
柏基业,李涛.
CO氧化偶联法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
.化工进展,2012,31(S1):129-133.
被引量:9
3
黄格省,李振宇,李顶杰,梁川.
石油和煤生产乙二醇技术现状及产业前景分析[J]
.化工进展,2011,30(7):1461-1465.
被引量:33
4
李涛.
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2(12):40-4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陈宗杰,王泽,金建涛,李兴建,张先茂,王国兴.
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催化剂性能研究[J]
.当代化工,2020(8):1675-1678.
被引量:3
2
李涛.
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
.乙醛醋酸化工,2013(8):23-26.
被引量:6
3
宋河远,靳荣华,康美荣,陈静.
碳一化工路线制备乙二醇研究进展[J]
.催化学报,2013,34(6):1035-1050.
被引量:29
4
柏基业,李涛.
CO氧化偶联法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
.化工进展,2012,31(S1):129-133.
被引量:9
5
王立国,王晓姝.
理性发展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思考——基于防范产能过剩风险的视角[J]
.宏观经济研究,2012(1):3-12.
被引量:13
6
吴加武.
试论煤化工发展中的CO_2减排[J]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1,27(6):53-56.
7
秘军林,张桐斌.
乙二醇过程的绿色度分析[J]
.天津化工,2012,26(3):23-26.
被引量:1
8
李涛.
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开发现状及思考[J]
.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2(12):40-43.
被引量:11
9
陈卫航,周辉,蒋元力,周保红,陈军航,张浩勤.
真空下乙二醇甲醚—乙醇酸甲酯二元体系气液相平衡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34(2):11-14.
被引量:2
10
黄格省,李琰,闫捷,刘继文.
生物质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料[J]
.石化技术与应用,2013,31(3):240-245.
被引量:3
1
孙泰奇.
降低湿法回转窑热耗的几项技术措施[J]
.云南建材,1992(3):12-16.
2
施蒂番.迪菲,张福林,王桂兰.
德国褐煤粉煤灰的再利用[J]
.国外建材科技,1998,19(4):45-50.
3
关于用褐煤作净水用吸附剂的研究结果[J]
.水处理信息报导,2001(5):43-43.
4
N.P.Venna,V.K.Batra,徐冕.
印度褐煤在水泥回转窑上的应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1(1):54-55.
5
堵盘兴.
现有工业装置操作条件最佳化[J]
.齐鲁石油化工,1989,17(3):8-12.
6
沈国庆.
分解氯气中三氯化氮触媒的应用及工业装置的开发[J]
.大沽化工,1993(1):10-13.
7
我国应加快1,4-丁二醇工业生产装置的建设[J]
.化工催化剂及甲醇技术,2000(1):26-26.
8
方维华.
含萘原料的精制[J]
.国外炼焦化学,1995,14(2):118-120.
9
赵增泰,冯怡生.
磷石膏制硫酸示范装置的操作[J]
.硫酸工业,1991(4):12-16.
被引量:4
10
推广燃料甲醇建议建立系列示范装置[J]
.气体净化,2003,3(3):33-33.
煤化工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