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算”的义项历时演变考察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算"的所有义项发展演变过程,为揭示"算"的词义演变趋势和特点提供了历史发展的材料,从中也可以看到"算"在词义演变中不足语法化的过程的脉络。
作者
秦国栋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算”
义项
历时演变
使用频率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6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刘丹青.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
.语言研究,2001,21(2):71-81.
被引量:238
2
张全真.动词“算”的语义、语用及语法偏误透视[C]//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2005.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
朱冠明语料库(2007).
5
《国学宝典》.
6
电子版《四库全书》.
7
北京大学语言研究所语料库.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郭锡良.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J]
.中国语文,1997(2):131-138.
被引量:144
2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
.中国语文,1995(3):161-169.
被引量:548
3
蔡镜浩.重谈语助词“看”的起源[J].中国语文,1990,(1).
4
公望.《兰州方言里的“给给”》[J].中国语文,1986,(3).
5
石汝杰.1999 苏州方言的代词系统,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代词>,(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6
王海棻.《六朝以后汉语叠架现象举例》[J].中国语文,1991,(5).
7
何乐士1992.《史记》语法特点研究,《两汉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8
陈忠敏,潘悟云.论吴语的人称代词.,1999..
9
Haspelmath, Martin 1998 Does grammaticalization need reanalysis? Studies in Language 22:2.
10
何乐士1992b.元杂剧语法特点研究,程湘清主编.《宋元明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共引文献
260
1
黄河,盛益民.
宜兴(张渚)方言指示代词的语义层级和句法功能[J]
.语言研究集刊,2019,0(2):261-279.
2
温锁林,王烨.
寿阳方言旁指代词“■”的语义演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20(2):92-103.
3
朱磊.
论委婉程度构式“有点(儿)小X”[J]
.励耘语言学刊,2019,0(2):183-205.
4
暨慧琳.
清華簡《子犯子餘》“邦乃遂亡”及相關問題試析[J]
.简帛,2021(1):75-84.
5
肖放亮.
南昌方言人称代词词缀的语法化路径——兼论汉语方言处所型复数形式的两类衍化方向[J]
.华中学术,2023(1):164-176.
6
胡晓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化研究述评[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8-14.
被引量:2
7
张颖.
汉语程度范畴初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4):34-35.
被引量:4
8
张谊生.
“副+是”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兼论现代汉语“副+是”的表达功用和分布范围[J]
.语言科学,2003,2(3):34-49.
被引量:62
9
谷峰.
西方语法化理论概览(上)[J]
.南开语言学刊,2008(1):140-146.
被引量:5
10
陈静.
历时和共时在汉语法化研究中的结合[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194-195.
同被引文献
15
1
张敏.
“怕”的历时演变[J]
.文教资料,2008(33):50-51.
被引量:2
2
汪受宽.孝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4
袁华忠 方家常.论衡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5
左丘明.左传[M].冀昀,译注.北京:线装书局,2007.
6
晏婴.晏子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
杨倞.荀子[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
8
王诩.鬼谷子[M].武汉:崇文书局,2007.
9
十三经注疏·孟子(四部备要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0
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引证文献
2
1
唐迪.
“危”字字义的历时演变[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6):38-41.
被引量:1
2
喻啸.
“校”字词义演变探微[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5(7):53-5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袁晔瑞.
浅析先秦经典中“危”字的字义[J]
.现代语言学,2024,12(1):562-567.
1
杨丽娜,赵东月.
汉语颜色词“黑”的使用及其文化内涵[J]
.语文建设,2012,0(10X):63-64.
被引量:7
2
师海歌.
透过新媒体双关语泛化看当代语言演变趋势[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0(12):59-61.
3
刘畅.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明”“亮”对比[J]
.学理论,2009(17):208-210.
4
王晓红.
浅谈“丙”字[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8):264-265.
5
郑益兵.
《国语》不定代词“或”与“莫”[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81-83.
6
葛伟.
浅析汉语为区别同音词而发生的“此退彼进”现象[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155-157.
7
黄聪聪.
英汉语言演变原因的共性探讨[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2):22-23.
8
李小冰.
漫谈源于希腊神话的英语词汇及其典故[J]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4):73-74.
被引量:4
9
刘莉,董斌.
字字关情 各异其趣——中美语言文化透视[J]
.兰州学刊,2001(5):64-65.
10
李小洁.
介词“对于”的语法化研究[J]
.青春岁月,2012,0(20):243-243.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