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唐代仕女画与当代“仕女画”之差异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物画对女性美的描绘早在人类的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至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绘画题材,有必要从社会背景、艺术风格表现以及审美观念上来浅谈仕女画的高峰时期的唐代与现代女性题材绘画之差异,以及"仕女画"现今的发展。
作者
姜太军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3期139-141,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仕女
传统
现代
审美观念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212.25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李蜂,彭莱.中国仕女画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
同被引文献
8
1
王潇莎.
中国传统工笔仕女画和浮世绘美人画在表现技法及构成形式上的比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1-84.
被引量:4
2
洪惠镇.
试论中国画的材料改革[J]
.美术观察,2001(4):47-50.
被引量:7
3
张小萍.
从陶瓷仕女图纹看古代女性文化[J]
.中国陶瓷,2006,42(2):64-65.
被引量:12
4
张静.
论唐代墓室壁画仕女形象艺术风格的演进[J]
.艺术百家,2009,25(5):217-220.
被引量:9
5
杨森清.
试论唐代仕女画中女性形象的消极面[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7):62-63.
被引量:1
6
李琼.
关于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出处的不同看法和认识[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12):153-154.
被引量:3
7
陈乃惠.
唐代工笔仕女画审美情趣的诱因[J]
.艺术探索,2012,26(4):95-97.
被引量:2
8
李浩.
从唐代仕女画看唐代妇女妆饰制度[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74-17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黄莎.
唐代仕女画的造型审美浅析[J]
.大舞台,2014(6):35-36.
被引量:1
2
晏理.
盛中唐仕女人物画风貌流变的特点[J]
.美术教育研究,2017(3):10-11.
3
徐海涛.
唐代仕女画的绘画特点[J]
.作家,2015,0(4X):219-2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贺雪梅,李颖颖,蒋颖,鹿丹琼.
唐代仕女造型因子研究及设计应用[J]
.包装工程,2016,37(12):176-179.
被引量:18
2
谭景文.
试析唐代仕女画的形态美[J]
.东方藏品,2016,0(11):75-76.
1
黄孟新.
浅析史前时代陶器艺术的审美性[J]
.当代艺术,2006(3):42-44.
被引量:2
2
庄文其.
盆景本质上是人景——浅议自然美与美得自然[J]
.中国花卉盆景,2002(5):49-49.
3
廖永伦,王永东.
科学技术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00-101.
4
常任侠.
日本繪画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的关系[J]
.美术研究,1958(3):76-80.
被引量:4
5
郑胡.
艺术作品的起源与艺术起源学[J]
.民族艺术,1997(2):197-200.
6
王松江.
浅析原始彩陶和岩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J]
.作家,2011(10):230-231.
7
耿飞.
浅析音乐美的范畴[J]
.大舞台,2005(2):10-11.
被引量:5
8
古方.
玉雕制作工艺的时代演进[J]
.艺术市场,2014(7):39-45.
9
束文斌,周小儒.
回顾·总结·发展——《二十世纪中国花鸟画研讨会》发言纪要[J]
.美术观察,1997(6):4-7.
被引量:1
10
钱茀.
凡中国人皆应知傩[J]
.上海戏剧,1991,0(6):10-11.
被引量:1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