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外公共空间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被引量:10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公共空间为人们提供放松的场所,是人们进行公共活动与交流的地方,它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喷,包容着多样性的公共生活,体现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好的公共空间可以改善周边的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可以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对于喧俐的都市环境而言,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片宁静与闲暇,是城市的“起居室”。
作者 陈叶龙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10年第3期99-102,共4页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2

  • 1刘容增.西方现代城市公共空间问题研究述评.城市问题,2000,(5).
  • 2http: //www.merriam-webster.com/ dictionary.
  • 3李欧梵,季进.现代性的中国面孔:从晚清至4当代C/OL.(2005-11-24)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56/files/dpoem/html/arficle_6166_1.shtml.
  •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机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 5Stephen Carr, Mark Francis, Leanne Rivlin, et al. Public Spa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Express, 1992: 95.
  • 6[丹麦]杨·盖尔.交往与空间(4版).何可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29.
  • 7Paul Knox & Steven Pinch. 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 Pearson Educational Limited.2000(Fourth Edition).53-63.
  • 8Jane M.Jacobs. Edge of Empire: Postcolonialism and City[M]. London: Routledge, 1996. 99.
  • 9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柴彦威,张景秋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3-284.
  • 10敬海新.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J].理论研究,2007(4):41-4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57

  • 1李翅.巴塞罗那,城市文化的包容与理解[J].国外城市规划,2004,19(4):67-71. 被引量:20
  • 2庄伟.上海城市立交道路绿地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园林,2005,21(2):32-34. 被引量:24
  • 3陈敏,傅徽楠.高架桥阴地绿化的环境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园林,2006,22(9):68-72. 被引量:32
  • 4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9-92.
  • 5王瑞.哈尔滨市机动车摇号进入议程[EB/OL].http://hlj.people.com.cn/BIG5/n/2013/0713/c220027-19067804.html.2013-07-13/2013-11-02.
  • 6肖卫星.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0.
  • 7[日]芦原义.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 8[美]克利夫·芒福汀.街道与广场.张永风,陆东,译.北京:中国城市工业出版社.2005.
  • 9[美]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章设计的理论.朱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 10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规划编制.导则研究.2014.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5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