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后新儒学”与中国哲学之未来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针对中国哲学之"研究方向"与"方法"作一深切的反思,其主要省思的对象为当代新儒学及其相关之中国哲学之研究。首先,指出"古典话语"、"现代生活话语"、"现代学术话语"当有一恰当之辩证、融通与转化;并因之检讨了格义与逆格义诸问题。再者,就学界之"话语诠释权"及"文化主体性"的相关问题提出检讨,厘清权力与知识的复杂关系。进一步,则就文化形态学,依"天人、物我、人己"诸向度对比"存有的连续观"与"存有的断裂观",进而对比"存在与思维的一致性"及"存在与价值的和合性",因之而指出当前中国哲学诠释所及之问题及其解消之道。正因有如此宏观之对比,我们在中国哲学之研究上才能从古典的话语里,有着适切而允当之诠释,对比厘清,所以求其融通转化与创造。如此,中国哲学之研究才能不仅仅止于"史"的研究,而可以是"论"的创构。当然,置于"道、意、象、构、言"五个诠释层级观之,它有着诠释学上的循环,正因此循环而有新的转化与创造。
作者 林安梧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7-193,共7页 Marxism & Real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2

  • 1《关于中国哲学诠释的“格义”问题探索之一-对于船山哲学几个问题之深层反思-从劳思光对王船山哲学的误解说起》[J].船山学刊,2003,(4).
  • 2.《孟子·离娄下》[M].,..
  • 3.《孟子·离娄上》[M].,..
  • 4《明末清初关于“格物致知”的一些问题-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学为核心的宏观理解》[J].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9,(15):313-335.
  • 5《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 6林安梧.《东西文化的差异与融通:从“筷子”与“叉子”为例示的展开》.收录于《儒家伦理与社会正义》第一章,北京言实出版社2005年版.
  • 7唐君毅.《哲学概论》,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1961年版.
  • 8.《论语·述而》[M].,..
  • 9《老子》第五十一章.
  • 10《老子》第三十三章.

二级参考文献38

  • 1陈少明.说器[J].哲学研究,2005(7):45-51. 被引量:13
  • 2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5(5):57-67. 被引量:41
  • 3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第68页.
  • 4杨荣国.简明中国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8.
  • 5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一.台北:三民书局,1993:252.
  • 6古棣(关锋).老子通:上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序23.
  • 7高僧传: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2:152.
  • 8陈寅恪.支愍度学说考//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98—99.
  • 9古正美.天王传统与佛王传统.台北:商周出版,2003:87-91.
  • 10袁保新.再论老子之道的义理定位——兼答刘笑敢教授[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7,7(2).

共引文献971

同被引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