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1Q84》:当代“罗生门”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村上春树十几年来一直想创作足以对抗奥姆真理教之荒唐物语的物语,进而通过物语对抗体制这堵"高墙"。但新作《1Q84》未能充分达到这一目的。一个原因在于作品模糊了善恶之间的界线,甚至将恶归结为人性深处隐藏的"本源恶"。这既同村上对世界形势的总体认识有关,又同他对奥姆真理教事件的定位有关。当然,另一方面,这种善恶观亦有其积极意义。它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表现出作者对任何可能压制个人自由的体制及其价值系统的警惕。
作者 林少华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村上春树.「壁と卵」[J].文艺春秋,2009,.
  • 2村上春树.《IQ84》,第244-245页.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