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律师获取证据的方式与辩护风险难题的破解——基于法治发达国家经验的省思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彭海青
机构地区
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研究中心)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基金
彭海青主持的2007年7月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第四十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刑事裁判共识论>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刑事辩护业务
风险问题
伪造证据
发达国家经验
律师
法治
妨害作证罪
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7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6
参考文献
11
1
[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第453页,第179页,第478页,第179—180页.
2
布赖恩·A·加纳.《布莱克法律词典》第8版.
3
Bryan A. Gamer,Black's Law Dictionary ,Sth ed. Thomson/West Group,2004.
4
[英]约翰·斯普莱克(John Sprack).《英国刑事诉讼程序》(Emmins on Criminal Procedure),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75-176页.
5
麦高伟 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61-462页.
6
U.S.v. Kelley, C. A. D. C. 1994, 36 F. 3d 1118, 1125,U. S. v. Luv N'Care Intern. , Inc. , D. C. La. 1995, 897 F. Supp. 941,946 ,etc.
7
U.S.v. Ontiveros- Lucero, D. C. Tex. 1985, 621 F. Supp. 1037, 1038, U.S.v. Hutchings, 751 F. 2d 230, 17 Fed. R. Evid. Serv. 1274 (8th Cir. 1984).
8
Mattoxv. U.S., 1895, 15 S. Ct. 337, 339, 156U. S. 237, 242-243, 39 L. Ed. 409.
9
[美]伟恩·R·拉费弗等.《美国刑事诉讼法》,卞建林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997页.
10
[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2页、863页.
共引文献
49
1
于晓青.
论刑事被害人之精神损害赔偿[J]
.政治与法律,2004(5):119-124.
被引量:2
2
陈国庆,石献智.
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改革之探讨[J]
.人民司法,2005(9):50-53.
3
林劲松.
我国合议庭评议制度反思[J]
.法学,2005(10):14-21.
被引量:39
4
刘本燕,谢小剑.
迅速起诉程序论[J]
.政治与法律,2005(6):130-134.
被引量:4
5
陈增宝,李安.
量刑应当具有独立的专门程序[J]
.法律适用,2005(12):64-66.
被引量:1
6
万毅,林喜芬.
宪政型与集权型:刑事诉讼模式的导向性分析[J]
.政治与法律,2006(1):117-122.
被引量:9
7
林劲松.
回顾与反思:透析刑事案件初查制度[J]
.甘肃社会科学,2006(1):165-168.
被引量:12
8
万毅.
论盘查[J]
.法学研究,2006,28(2):126-137.
被引量:36
9
张小玲.
诉判同一原则理论与实践之评析[J]
.法商研究,2006,23(3):102-108.
被引量:5
10
夏锦文,史长青.
交涉与合意:论诉讼的本质——一种诉讼法哲学探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06(9):98-106.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78
1
万毅,师清正.
检察院绩效考核实证研究——以S市检察机关为样本的分析[J]
.东方法学,2009(1):28-43.
被引量:37
2
陈瑞华.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三个传统[J]
.东方法学,2008(1):23-30.
被引量:17
3
王美丽.
律师调查取证的障碍及保障对策[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3):82-84.
被引量:1
4
刘博箐.
影响我国律师充分行使辩护权的几个法律问题[J]
.当代法学,1998,12(4):40-43.
被引量:1
5
关洁玫.
律师调查取证问题初探[J]
.河北法学,1999,17(1):83-84.
被引量:1
6
李奋飞.
应该怎样看待“网络暴力”[J]
.中国检察官,2013(17):76-78.
被引量:1
7
李春达,段守亮.
对抗制审判模式中法官角色的重塑[J]
.法学,1996(11):8-10.
被引量:3
8
李学宽.
关于我国律师辩护功能的法律思考[J]
.中国法学,1995(6):91-96.
被引量:5
9
叶竹盛.
死磕派律师[J]
.南风窗,2013,0(18):82-84.
被引量:24
10
胡道才.
刑事上诉案件审理方式剖析[J]
.人民司法,2004(9):8-1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吴思远.
对取证主体合法性理论的思考[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5):113-116.
被引量:2
2
吴颖丽.
关于刑事辩护风险的思考——从我国律师辩护权出发[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1):16-16.
被引量:1
3
徐莹,刘玉.
浅议律师的执业风险及防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9):36-38.
被引量:2
4
孙远.
论证据申请及其裁决[J]
.现代法学,2011,33(5):110-120.
被引量:12
5
汤茂定.
我国侦查阶段律师申请调查取证权探析[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5):77-80.
6
陈利红.
辩护律师申请调查权的完善[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21(7):87-89.
被引量:3
7
李奋飞.
论“表演性辩护”——中国律师法庭辩护功能的异化及其矫正[J]
.政法论坛,2015,33(2):77-92.
被引量:61
8
陈利红.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权性质的冷思考[J]
.广西社会科学,2015(4):119-12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86
1
张迪.
网络犯罪综合认定模式检讨[J]
.法学家,2023(5):144-159.
被引量:12
2
董林涛.
律师忠诚辩护的性质、规则与界限[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4):165-183.
3
孙远.
非法证据排除的裁判方法[J]
.当代法学,2021,35(5):51-63.
被引量:15
4
王天正,韩东成.
论反贪侦查人员旁听庭审工作机制的构建——以“庭审中心主义”思维指导“侦查中心主义”实践[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4(1):60-65.
被引量:5
5
陈慧慧.
论控辩关系的良性建构——以刑事诉讼模式及平等原则为视角[J]
.犯罪研究,2018,0(6):30-38.
被引量:1
6
王小梅,莫征.
刑事案件中法官预断阻却问题研究[J]
.学理论,2014(11):105-106.
7
李昌盛.
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J]
.比较法研究,2015,29(4):115-131.
被引量:14
8
柯明.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二次审议稿)第36条争议问题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7-24.
被引量:4
9
韩东成.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新型侦诉关系之构建——以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为视角[J]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5(5):69-75.
被引量:1
10
韩东成.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新型侦诉关系之构建——以检察机关自侦部门为视角[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3):52-56.
1
柯松江.
论我国刑事辩护的现状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2007(4):33-35.
被引量:1
2
孙亚揶.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责与风险[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1):160-161.
3
赵树滨,蒋霞.
浅议如何完善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权利[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44):341-341.
4
封霖.
中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律师辩护[J]
.神州,2013(36):258-259.
5
郭野.
论刑事案件中律师辩护风险的防范[J]
.神州,2013(13):175-175.
6
杨迎春.
律师为何多放弃刑事辩护业务[J]
.中国社会导刊,2007(04S):33-34.
被引量:3
7
冀祥德.
中国刑事辩护若干问题调查分析[J]
.中国司法,2011(7):29-35.
被引量:23
8
杨培国.
刑事辩护?“形式”辩护?[J]
.中国律师,2010(2):28-29.
9
数字新闻[J]
.现代阅读,2011(10):5-5.
10
韩福东.
“律师伪证罪”有望取消[J]
.新闻周刊,2004(15):29-31.
被引量:2
比较法研究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