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
3
Produc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from Demolished Concret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概述了再生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并分析了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制备技术,探讨了国内外再生集料生产设备,认为混凝土的再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加大再生技术的研究。
作者
程相华
机构地区
江苏路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5期77-80,共4页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 Management
关键词
废弃混凝土
再生集料
再生混凝土
再生技术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95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1
Holtz Katherine et al. Use of recycled material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Public Roads, 003333735, Jul/Aug 2000, vol.64, Issuel.
2
龚惠琴,乐嘉麟.
再生集料用于商品混凝土的研究[J]
.工程质量,2003,21(5):32-35.
被引量:5
3
范小平,徐银芳.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利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03,30(10):46-47.
被引量:10
4
刘婷婷,张涛.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
.山东建材,2005,26(4):58-60.
被引量:20
5
黄显智,王子明,姜德义.
再生集料混凝土循环利用的试验研究[J]
.混凝土,2003(10):24-27.
被引量:23
6
张亚梅,秦鸿根,孙伟,郝东明,宁钟.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探[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1):7-9.
被引量:231
7
史巍,侯景鹏.
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配合比设计方法[J]
.建筑技术开发,2001,28(8):18-20.
被引量:124
8
水中和,邱晨,赵正齐,潘智生,万惠文.
再生混凝土骨料含水状态与新拌混凝土的性能[J]
.国外建材科技,2003,24(5):1-2.
被引量:23
9
赵悟,冯忠绪.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振动拌和强化机理研究[J]
.混凝土,2006(8):17-20.
被引量:20
10
赵悟,冯忠绪,董武.
RCA的循环压研破碎技术[J]
.混凝土,2006(6):59-62.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朱映波.
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改善措施[J]
.混凝土,2004(7):31-33.
被引量:32
2
赵悟,冯忠绪.
RCC及SFRC的振动拌和装置研究[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22(5):15-17.
被引量:9
3
许岳周,石建光.
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J]
.混凝土,2006(7):41-46.
被引量:86
4
杨有福.
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工业建筑,2006,36(11):1-5.
被引量:59
5
侯景鹏.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应用与开发[J].低温建筑技术,2000,1.
6
[3]Poon C S,Shui Z H,Lam 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Building Technology (ABT),HK,2002.1407~1414.
7
阿部道彦.建筑副产品的有效利用[J].土木施工(日),1995,12.
8
Limbachiya M.C.,Leelawat T.and Dhir R.K.,Use of 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 in High-strength Concrete[J].Material and Structures,2000,33.
9
智玉莲,韩志强,庞怡.石料的破碎与筛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
10
.[A]..工学年次论文集[C].,2000.22(2).
共引文献
395
1
翟小勇,陈成.
再生混凝土骨料物理性能的研究[J]
.四川水泥,2022(10):4-6.
2
郑宇,万显韬.
大范围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可行性分析[J]
.工业建筑,2006,36(z1):894-895.
被引量:2
3
张洪举.
石灰粉煤灰稳定再生集料性能试验分析[J]
.西部交通科技,2008(2):5-8.
4
蒙彦宇,阎石,孙威,马禄哲,何彬彬.
压电混凝土梁主动健康监测试验[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253-259.
被引量:8
5
周静海,苏明,孟宪宏,杨永生.
再生自密实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266-271.
被引量:9
6
李峻峰.
再生混凝土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可行性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9):261-262.
被引量:3
7
易孝会,段玮玮,叶树清,杨浩,蒋莉莉,谢华挺.
我国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11):252-254.
被引量:1
8
卢鹏程.
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征[J]
.混凝土,2004(7):34-36.
被引量:20
9
李青林,代晓东,陈兵.
再生骨料混凝土实验研究[J]
.四川建材,2012,38(1):16-18.
被引量:3
10
朱平华,王新杰,伍君勇,陈春红.
结构混凝土用循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7(6):960-964.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9
1
耿春香,路帅.
粉煤灰的环境污染与综合利用[J]
.上海环境科学,2004,23(4):182-184.
被引量:8
2
王文红,孙家瑛.
用废石膏改性三渣混合料筑道路基层[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16-117.
被引量:3
3
陈潇,邹琼,周明凯.
水泥粉煤灰稳定基层在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J]
.粉煤灰综合利用,2005,19(5):23-24.
被引量:17
4
孙家瑛.
废石膏路基回填材料的路用性能及安全性评价[J]
.粉煤灰,2006,18(1):37-38.
被引量:7
5
袁宝荣,聂祚仁,狄向华,左铁镛.
中国化石能源生产的生命周期清单(Ⅱ)——生命周期清单的编制结果[J]
.现代化工,2006,26(4):59-61.
被引量:58
6
许岳周,石建光.
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J]
.混凝土,2006(7):41-46.
被引量:86
7
赵悟,冯忠绪.
再生集料混凝土的振动拌和强化机理研究[J]
.混凝土,2006(8):17-20.
被引量:20
8
杨有福.
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工业建筑,2006,36(11):1-5.
被引量:59
9
鲍传富,吴启震.
废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J]
.市政技术,2007,25(6):447-448.
被引量:5
10
Gaisler Research.Leon3 Processor. http://www.gaisler.com/cm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3&Itemid=53 . 2008
引证文献
3
1
汪强,郑航,罗攀,耿翠洁,陈德珍.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建设中多种固废再生利用的节能减排效益[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0,6(4):42-48.
2
闫庆尧,沈振宗,吕文龙,王增强,尹壮飞.
不同替代率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研究[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3,36(2):105-107.
被引量:1
3
龚惠琴,乐嘉麟.
再生集料用于商品混凝土的研究[J]
.工程质量,2003,21(5):32-3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许岳周,石建光.
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分析与评价[J]
.混凝土,2006(7):41-46.
被引量:86
2
杨有福.
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
.工业建筑,2006,36(11):1-5.
被引量:59
3
肖建庄,雷斌,袁飚.
不同来源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布特征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08,29(5):94-100.
被引量:90
4
程相华.
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技术的探讨[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0,23(5):77-80.
被引量:3
5
张晓华,孟云芳,任杰.
浅析国内外再生骨料混凝土现状及发展趋势[J]
.混凝土,2013(7):80-83.
被引量:40
6
李羊站.
振动拌和对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性能的影响[J]
.青海交通科技,2023,35(5):150-158.
1
谭辉.
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在公路路面基层中的应用[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7,13(2):57-60.
被引量:3
2
吴博.
水泥路面再生混凝土的路用性能[J]
.交通标准化,2014,42(12):62-64.
被引量:3
3
杨人凤,孙建浩.
水泥路面养护车[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21(1):35-36.
被引量:2
4
许义标.
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材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J]
.安徽建筑,2016,23(1):203-204.
被引量:1
5
鲍传富,吴启震.
废旧水泥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研究[J]
.市政技术,2007,25(6):447-448.
被引量:5
6
李杨.
道路交通的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34(3):45-46.
被引量:2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