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61年,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一词在叙事界犹如重磅炸弹,引起了理论家们的激烈讨论。时至今日,人们对它的存废问题依旧众说纷纭。文章在对该术语意义的演变进行分析后,建议用"第二作者"作为替代词,用于指称创作环节中变形后的作者,而原来的"隐含作者"被放入阐释环节,用来指称读者建构出来的读者形象。通过对概念的整理,一副新的叙事交流示意图形成了,它不仅突出了作者的作用,也强调了读者的地位和文本的交流媒介属性。
出处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7-369,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