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
被引量:
14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gni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自我认知是调节大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通过心理咨询、思想政治教育和增强法律意识的方法,引导其有效克服不合理认知,培养其正确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校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
岳宝华
机构地区
太原科技大学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5期96-97,共2页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认知
完善
途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6
1
ELLIS,A.Overcoming resistance:Rational-emotive therapy with difficult clients[M].New York:Springer,1985.
2
[美]JUDITH S BECK.翟书涛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新]STRONGMAN,K.T.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M].王力,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
李俊.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9(11):67-68.
被引量:1
5
李旭,钱铭怡.
青少年归因方式在教养方式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27-330.
被引量:26
6
陈曦.
抓住关键环节 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北京教育(德育),2009,0(12):6-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丁宝坤.
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被引量:694
2
宋燕华,张津萼,李淑然,姚贵忠,唐宇,李箕君,高成阁,王文锦,孟薇,王捷.
大学生神经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73-175.
被引量:52
3
李旭.青少年抑郁与归因方式及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北京大学硕士论文[M].,1999..
4
郭兰婷,单友荷,周在东,江晓云.
学龄儿童的抑郁[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51-154.
被引量:33
5
钱铭怡,肖广兰.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1998,21(6):553-555.
被引量:242
6
王立伟,沈其杰,龚耀先.
抑郁性神经症病人童年亲子关系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1):6-8.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6
1
杨青.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阐释及其干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1(5):82-85.
被引量:3
2
唐记华,王高华,王晓萍,白雪光,翁深宏,刘忠纯.
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杀观念相关因素剖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36-538.
被引量:42
3
张庆辞,栾国霞,李建伟.
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21-623.
被引量:15
4
张莉.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特征和研究现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59-162.
被引量:16
5
吴艳茹,肖泽萍,杜亚松,程文红,范娟,刘漪,唐慧琴.
首发青少年抑郁症与父母养育方式和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6):324-326.
被引量:13
6
石岩,岳宝华.
运动员认知观念的界定、理论建构及测评方法[J]
.体育科学,2007,27(4):48-54.
被引量:7
7
吴艳茹,肖泽萍.
青少年抑郁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85-286.
被引量:15
8
李改,方平.
大学生对父母教养方式的认知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7,27(3):61-65.
被引量:25
9
刘晋红.
大学生人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与其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7-159.
被引量:31
10
王倩倩,刘丹,车宣仪.
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及抑郁之间的关系[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3):532-53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3
1
龙立荣.
职业兴趣测验SDS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2):34-37.
被引量:14
2
杨江明,尹春英.
浅谈体育对学生进取精神和意志品质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29-29.
被引量:3
3
唐征宇.
关于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探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7(1):6-9.
被引量:10
4
黄月胜.
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2006(2):39-42.
被引量:3
5
江光荣,胡博.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95-100.
被引量:16
6
张雅琴.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认知协调[J]
.求索,2006(7):67-69.
被引量:4
7
杜捷萍.
体育的社会功能探讨[J]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4):56-57.
被引量:4
8
郭本禹,修巧艳.
马库斯的自我社会认知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1):17-21.
被引量:13
9
Kleinknecht MK, Hefferin EA. Assisting nurses towards profes- sional growth : a career development model[J]. JONA, 1982,12 (5) : 30-36.
10
Kirkpatrick MK, Koldjeski D. Career planning:the nurse educator as facilitator and career counselor[J]. Nurs Edu, 1997,22(3) : 17-20.
引证文献
14
1
崔丽君,何剑.
本科护生职业生涯规划困惑的质性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12):1463-1466.
被引量:2
2
赵宇.
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及对择业的影响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2(7):11-13.
被引量:12
3
李发武.
农村大学生成长教育的前期影响与应对策略[J]
.科教文汇,2014(34):26-27.
被引量:1
4
何源源.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4):221-221.
5
柏莉娟.
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的有效转变[J]
.人才资源开发,2015(8):189-190.
被引量:2
6
王博.
高职大学生存在的自我认知问题与对策[J]
.时代教育,2015,0(21):48-49.
被引量:5
7
孙昱.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84-86.
被引量:4
8
王潇.
学会自我认知,开发大学生领导潜能[J]
.亚太教育,2016,0(8):97-97.
9
勾晓晴,臧爽.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研究现状[J]
.科教文汇,2017(11):146-148.
被引量:6
10
周烨,王凡,崔皎月.
大学生自我认知感和社会归属感调查——以江苏某高校为例[J]
.才智,2015,0(13):116-117.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刘雨欣.
课外体育锻炼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研究[J]
.运动精品,2021,40(4):7-8.
被引量:1
2
贾超,王文博.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0):97-99.
3
赵鹏,张丽娜,鞠沫,张乐.
蒙古族学生对体育课态度及运动能力的关联性[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3):128-130.
4
何剑.
实习医师职业规划课程对自我认知水平的影响[J]
.中国病案,2012,13(9):61-62.
被引量:4
5
刘纪成.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2):154-155.
6
温铂,李素梅,王卫东.
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自我认知现状探究——以内蒙古高职类院校毕业生为例[J]
.学理论,2013(5):179-180.
被引量:3
7
王瑞,王琮瑶.
应用“冰山模型”理论浅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4):148-150.
被引量:2
8
何奕璋,宋霞,陈煜龙,蔡旸.
浅析高职艺术设计新生的自我认同感[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24-28.
被引量:1
9
龚进宏,刘琨.
团体辅导在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
.科教导刊,2013(29):226-227.
10
张璟,王维利,李成,王婷.
护理专业本科生考研意向的质性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50-352.
被引量:2
1
储晓敏.
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探讨[J]
.新课程导学(上旬刊),2016,0(4):18-18.
2
蒋利平.
大学生不合理认知的疏导[J]
.机械职业教育,2005(6):25-25.
被引量:3
3
梁英.
中专法律课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机械职业教育,2004(10):32-33.
4
赵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刨新研究[J]
.祖国,2012(18):73-73.
5
阚亚荣.
开展法制教育 增强法律意识[J]
.小学校长,2000(2):39-39.
6
李祥金.
在“三讲”教育中应重视法治教育[J]
.工会理论与实践,2000,14(5):51-53.
7
王巧玲.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J]
.考试周刊,2008,0(15):155-156.
8
侯苗苗.
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5):78-79.
9
冯亮.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J]
.中华少年,2016,0(4):8-8.
10
王丽.
大学生消极情绪心理咨询视野下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2):115-116.
被引量: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