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三大地带农户兼业形态研究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多样化经济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户兼业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农户兼业率为43.18%,其中二兼农户(以非农为主)占15.52%。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划...
作者
高强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3-76,共4页
Economic Geography
关键词
中国
农村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
农户兼业形态
分类号
F326.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0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295
同被引文献
320
1
吴子稳,田黎,傅为忠,袁建明.
基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J]
.乡镇经济,2007,23(1):20-23.
被引量:16
2
芮立言.
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3-44.
被引量:4
3
林海.
农户专业化与兼业化的矛盾及其消解途径[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5):23-24.
被引量:2
4
宁光杰.
自选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地区收入差异——兼论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J]
.经济研究,2012,47(S2):42-55.
被引量:60
5
姚洋.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
.中国农村观察,1999(2):18-23.
被引量:139
6
李实.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J]
.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33.
被引量:397
7
韦革.
我国兼业农户形成的原因及其评价[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3(3):65-68.
被引量:7
8
杨学成,赵瑞莹.
转型时期农民兼业问题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1998(3):39-44.
被引量:19
9
吴京英.
日本农民兼业化与农产品出售额的关系[J]
.农业经济丛刊,1986(5):64-65.
被引量:1
10
陆伟芳.
英国近代城市化特点及其社会影响[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1):61-6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1
1
贺振华.
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J]
.中国农村观察,2005(1):2-9.
被引量:54
2
康艺之,韩建民,王生林.
贫困家庭农户的兼业行为[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6,41(1):109-112.
被引量:4
3
李涛,陈治谏,廖晓勇,王海明.
西部小城镇城郊农户兼业初探——以四川省丹棱县板桥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1-6624.
被引量:3
4
周晔馨,伍琴.
中国转型期的农户兼业问题研究综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4):22-29.
被引量:9
5
杨钢桥,靳艳艳,杨俊.
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9):18-23.
被引量:33
6
辛良杰,李秀彬,谈明洪,郝海广.
近年来我国普通劳动者工资变化及其对农地利用的影响[J]
.地理研究,2011,30(8):1391-1400.
被引量:39
7
胡善清.
百尺河镇农户分化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分析[J]
.时代经贸,2011,9(22):17-25.
8
韩占兵.
“新生代农民”分层次务农意愿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2):34-40.
被引量:7
9
韩占兵.
中国“农业接班人危机”:分析框架、现实判断与破解之道[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1):1-8.
被引量:27
10
张永丽,姜侣.
西部地区农户兼业化及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基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2015,29(5):83-9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95
1
彭斯,陈玉萍.
山区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的调研证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24-35.
被引量:4
2
苏柯雨,魏滨辉,胡新艳.
农地确权、确权方式与农户化肥施用——来自准实验的证据[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2(1):72-96.
3
刘慧,翁贞林.
农户兼业、农业机械化与规模经营决策——基于江西省种植户调研[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2):235-244.
被引量:12
4
操敏敏,齐振宏,刘可,陈雪婷,黄炜虹.
农户兼业对其施用生物农药的影响——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调节作用[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0,25(1):191-205.
被引量:8
5
陈津志,戴靖怡,周伟.
异质性人力资本对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基于退耕还林政策调节效应的分析[J]
.林业经济,2023,45(2):20-41.
被引量:6
6
张钟方,侯立军,杜蓉.
碳减排背景下农药零增长行动对粮食种植生态效率的影响[J]
.粮食经济研究,2023(1):115-127.
7
孔祥智,赵昶.
论我国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J]
.教学与研究,2021(4):5-14.
被引量:4
8
韩朝华.
日本的农业结构政策、农业发展困境及镜鉴意义[J]
.经济思想史学刊,2021(2):37-60.
被引量:3
9
牛文浩,申淑虹,罗岚,张蚌蚌,靳亚亚.
农户兼业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吗?——来自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调研的证据[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9):80-87.
被引量:13
10
田甜,杨钢桥,汪文雄.
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劳力投入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78-483.
被引量:4
1
林幼姝.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0(33):11-12.
2
杨际平.
宋代民田出租的地租形态研究[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1):128-141.
被引量:6
3
我国三大地带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
.调研世界,1993(6):19-25.
4
刘楷.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三大地带工业增长影响的比较[J]
.中国工业经济,1996(5):47-51.
5
李虎.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6,0(5):68-70.
被引量:1
6
王新利,李世武.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3):15-19.
被引量:30
7
曹林奎,张峦.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形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400-404.
被引量:16
8
苏巧玲,段云霞,杨彦维.
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状况对其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J]
.特区经济,2008(6):167-168.
9
罗蓉,周曦和.
农民市民化的路径探讨[J]
.当代农村财经,2015(2):21-24.
10
陈敏.
浅析我国东中西部农业后向产业布局问题[J]
.农业经济,2013(8):70-72.
经济地理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