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塿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胶散复合体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胶散复合体的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水散性G0复合体减少,水稳性G1、G2复合体增加;G0、G1、G2各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及其松、稳、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均有提高。显示有机肥对改善土壤团聚体、稳定土体结构的重要作用。G0、G1、G2三组复合体的有机碳含量和腐殖质结合状态存在差异。
作者
化党领
张一平
机构地区
河南农科院土肥所
西北农业大学资环系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1999年第1期9-12,共4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关键词
施肥
胶散复合体
土壤结构
土壤肥力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1
徐建民,袁可能.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 Ⅴ.胶散复合体组成和生成条件的剖析[J]
.土壤学报,1993,30(1):43-51.
被引量:24
2
徐建民,袁可能.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VII.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结合特征[J]
.土壤学报,1995,32(2):151-158.
被引量:41
3
党萍莉,马华,张一平.
不同施肥条件对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4(3):1-3.
被引量:10
4
杨彭年,土壤学报,1984年,21卷,2期,144页
5
傅积平,土壤通报,1983年,14卷,2期,36页
6
熊毅,土壤胶体1,1983年,339页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徐建民,袁可能.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 Ⅴ.胶散复合体组成和生成条件的剖析[J]
.土壤学报,1993,30(1):43-51.
被引量:24
2
杨东方,李学垣.
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研究[J]
.土壤学报,1989,26(1):1-8.
被引量:15
3
侯惠珍,土壤学报,1986年,23卷,3期,228页
4
彭福泉,土壤学报,1985年,22卷,1期,64页
5
陈恩凤,土壤学报,1984年,21卷,3期,229页
6
杨彭年,土壤学报,1984年,21卷,2期,144页
7
蒋剑敏,土壤胶体.2,1983年
8
丁瑞兴,土壤通报,1980年,6期,11页
9
何群,土壤学报,1964年,12卷,1期,55页
10
胡荣梅,土壤学报,1964年,12卷,3期,358页
共引文献
66
1
高玲,刘国道.
绿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进展[J]
.北京农业,2007(36):29-33.
被引量:55
2
王继红,赵兰坡,王宇.
土壤胶散复合体组成及其腐殖物质特征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20-122.
被引量:7
3
裴海昆.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有机质特性变化的研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34(4):1-3.
被引量:6
4
徐建民,袁可能.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Ⅵ.胶散复合体的化学组成及其结合特征[J]
.土壤学报,1994,31(1):26-33.
被引量:5
5
赵兰坡.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研究的若干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4,16(A12):196-205.
被引量:5
6
徐建民,袁可能.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VII.土壤结合态腐殖质的形成特点及其结合特征[J]
.土壤学报,1995,32(2):151-158.
被引量:41
7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领导名单[J]
.电子机械工程,2006,22(1):64-64.
8
张鸿龄,梁成华,杜立宇,陈新之,李纪柏.
长期定位施肥对保护地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5):831-834.
被引量:25
9
倪进治,骆永明,魏然,李秀华,钱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与修复研究 Ⅳ.多环芳烃在土壤不同有机质组分中分配特征的研究[J]
.土壤学报,2007,44(5):817-823.
被引量:12
10
刘淑霞,王宇,周平,赵兰坡,刘景双,秦治家.
不同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31(2):76-80.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46
1
赵兰坡,王宇,马晶,李春林,郄瑞卿,韩兴.
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改良研究[J]
.土壤通报,2001,32(z1):91-96.
被引量:75
2
罗道成,郑李辉.
用褐煤活化一步法制备活性炭的研究[J]
.煤化工,2009,37(5):25-28.
被引量:9
3
李宇庆,陈玲,仇雁翎,赵建夫,李金柱.
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J]
.生态环境,2004,13(2):154-155.
被引量:168
4
刘建华,王瑞祥,曾婕.
褐煤制备磺化煤的方法[J]
.洁净煤技术,2004,10(3):48-49.
被引量:5
5
徐建民,袁可能.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 Ⅴ.胶散复合体组成和生成条件的剖析[J]
.土壤学报,1993,30(1):43-51.
被引量:24
6
党萍莉,马华,张一平.
不同施肥条件对土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4(3):1-3.
被引量:10
7
韩春梅,王林山,巩宗强,许华夏.
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及其环境学意义[J]
.生态学杂志,2005,24(12):1499-1502.
被引量:413
8
王宇,韩兴,赵兰坡,马晶.
硫酸铝对苏打盐碱土化学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6):652-655.
被引量:27
9
上官炬,杨直,苗茂谦.
硝酸改性褐煤半焦制备烟气脱硫剂[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38(3):229-232.
被引量:16
10
黄金凤,赵义龙,赵金香,矫继峰,李太元.
腐植酸的提取及其成分含量测定[J]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5):27-2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3
1
赵珂,丁满,化党领,高巍,杨秋云,王代长,刘世亮.
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铅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1):123-130.
被引量:1
2
赵珂,杨秋云,化党领,王代长,赵颖,刘芳,张亚丽,刘世亮.
褐煤基改良剂对石灰性土壤复合体镉赋存形态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6,14(3):93-100.
被引量:6
3
赵兴敏,刘楠,郭欣欣,王鸿斌,隋标,赵兰坡.
秸秆和硫酸铝对淡黑钙土有机矿质复合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36(5):950-956.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暴秀丽,张静静,化党领,杨秋云,宋晓燕,王代长,刘世亮.
褐煤基材料对Cd^(2+)的吸附机制[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7,34(4):343-351.
被引量:6
2
方丽婷,张一扬,黄崇俊,卢健,韦建玉,张纪利,毛建书,解燕.
泥炭和褐煤对土壤有机碳和腐殖物质组成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17,48(5):1149-1153.
被引量:14
3
狄军贞,王明佳,孙娟,林鑫,刘佳伟.
改性褐煤吸附酸性矿山废水中Fe2+、Mn2+试验研究[J]
.非金属矿,2019,42(4):104-106.
被引量:4
4
张亦婷,李传松,赵兴敏,王鸿斌,隋标,赵兰坡.
温度及水分对黑钙土锌有效性及赋存形态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41(4):443-449.
被引量:2
5
杨祥波.
改良剂与有机物料结合对新开碱地稻田土壤性状的优化[J]
.河南农业科学,2020,49(5):88-96.
被引量:7
6
化党领,朱利楠,赵永芹,杨秋云,张静静,杨金康.
膨润土、褐煤及其混合添加对铅、镉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20,51(1):201-206.
被引量:11
7
丁慧仪,王淑华,王继红.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胶散复合体的影响及与酸度的关系[J]
.水土保持学报,2020,34(5):369-376.
被引量:3
8
何丽质,徐应明,宋常志,吴义茜,黄青青,梁学峰.
巯基化坡缕石对碱性土壤镉污染的快速钝化修复效应[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1,40(2):319-328.
被引量:8
9
刘国辉,买文选,田长彦.
施用有机肥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Meta分析[J]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40(1):86-96.
被引量:19
10
王韵瑶,王玮瑜,李传松,张亦婷,肖帆,赵兴敏.
外源有机物对淡黑钙土碳酸盐的干扰效应[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3,45(2):172-177.
被引量:1
1
赵元玺,任利平,张林春,张建芬,毛继红.
锐胜和适乐时防治油菜病虫害试验总结[J]
.种子世界,2006(1):62-63.
被引量:3
2
文振祥,李顺善.
70%锐胜可散性粉剂防治油菜苗期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J]
.北方园艺,2010(3):145-147.
被引量:2
3
化党领,介晓磊,张一平,刘世亮.
有机肥对石灰性土壤肥力属性的长期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5,24(9):1053-1057.
被引量:21
4
马骏.
敦煌市引进棉花膜下滴灌技术[J]
.中国棉花,2004,31(10):43-43.
5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种子生产有何特点[J]
.种业导刊,2008(3):46-46.
6
韩宾,徐尚起,张海林,陈阜.
耕作方式对土壤腐殖质结合状态及组成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15(1):72-78.
被引量:18
7
韩凤娟,徐海燕.
无机盐类在土壤稳定中的应用[J]
.大连大学学报,1997,18(2):109-113.
被引量:2
8
隋常玲,张民.
施用不同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遵义科技,2012,40(1):27-36.
9
吴成英.
锐胜可散性粉剂对油菜黄条跳甲、茎象甲的防治效果[J]
.青海农技推广,2006(4):57-57.
10
于寒青,李勇,金发会,孙丽芳.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高大于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增碳中的作用[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4):876-883.
被引量:27
土壤肥料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