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道德的附魅与袪魅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道德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私欲之间的冲突,并最终使社会需求完全压制与之相冲突的个人私欲。道德附魅以神魅作为道德的基础,从而使道德的社会需求借助神魅的力量战胜了不道德的个人私欲。道德祛魅重新找回了道德的世俗基础,以理性的利益祛除了非理性的神魅。祛魅后的道德以外在的利益赏罚机制为基础,通过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个人私欲从而使个人遵守道德规范。
作者
李志祥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道德
附魅
祛魅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46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2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英]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g003:19.
5
[古希腊]柏拉图.对话录一--斐多[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42.
6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
[美]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M].刘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
[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
[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10
[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M].王淑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646
1
杨宏山.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与公正原则[J]
.中国行政管理,2004(8):87-90.
被引量:20
2
兰久富.
论契约交往方式的现代意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8-122.
被引量:5
3
吕世伦,张学超.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1):85-102.
被引量:59
4
廖杨.
人类学视野中的交往与族群关系[J]
.思想战线,2005,31(1):21-25.
被引量:12
5
郭剑雄.
道德:经济学边界扩展的新领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1):67-72.
被引量:8
6
刘隽,金丽.
旅游伦理道德判断与结构性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1):92-94.
被引量:14
7
薄燕娜.
股东出资形式多元化趋势下的劳务出资[J]
.政法论坛,2005,23(1):116-125.
被引量:36
8
胡健,董春诗.
市民社会的概念与特征[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2):113-116.
被引量:21
9
丛中笑.
国家课税权的法律解析[J]
.当代法学,2005,19(3):61-68.
被引量:5
10
刘红臻,肖乾刚.
自主与不自足经济社会情境中的经济法定位:“社会性”的解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3):64-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
1
刘艳萍.
理想中的痛苦渲泄——评“巴黎圣母院”的悲剧性[J]
.外国文学研究,1992,14(4):48-53.
被引量:2
2
曾宪文.
建筑与人的搏斗——试析《巴黎圣母院》的主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179-180.
被引量:5
3
王泽应.
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
.湖南社会科学,2009(4):1-8.
被引量:94
4
丁良艳.
狂欢的自由——狂欢中的《巴黎圣母院》[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8):136-13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肖雯川.
关于《巴黎圣母院》中的“袪魅”与“附魅”--从对加西莫多的审判说起[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3):137-13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龙麟,李天悦.
雨果《巴黎圣母院》的美学驱力[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3(21):25-27.
1
陈广思.
资本主义的普遍性附魅和祛魅——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的策略和变奏[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5-12.
2
姚晓燕.
从“附魅”“祛魅”到“返魅”——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思[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3):79-81.
被引量:5
3
李卫华.
《阿凡达》:对文明的反思[J]
.电影文学,2010(13):49-50.
被引量:4
4
何中华.
现代性与“人之死”[J]
.求是学刊,2010,37(4):20-25.
被引量:5
5
高兆明.
技术祛魅与道德祛魅[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3,24(3):36-44.
被引量:6
6
周于愈,杨小军.
现代科技中的女性自由困境与解脱[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3):40-44.
7
牛庆燕.
一种生态觉悟:从自然之“附魅”、“祛魅”到“返魅”[J]
.学术交流,2010(12):32-36.
被引量:22
8
赵庆杰.
道德的宗教情结[J]
.人文杂志,2005(2):24-27.
9
方向红.
理性自身的启蒙——阿多诺“祛魅”观重构[J]
.江苏社会科学,2000(4):45-50.
被引量:7
10
李晓江.
启蒙与遮蔽:论费尔巴哈宗教批判的二重性[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5):19-22.
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