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论》的英译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伤寒论》英译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中医走向世界,却遭遇了语言障碍,尤其是《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典籍,语言深奥,翻译难度大,成为制约中医药国际化的瓶颈之一。
作者
林亭秀
孙燕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教育》
2010年第3期29-31,共3页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伤寒论
英译
历程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9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36
参考文献
2
1
谢天振.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
.外国语,2003,26(4):59-66.
被引量:185
2
张登峰,薛俊梅,田杨,李琳.
中医药翻译的回顾与思考[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5):548-55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张南峰.
多元系统论[J]
.中国翻译,2002,23(4):19-25.
被引量:280
2
郑建普,卞卡,可燕.
关于标准化“中医药基本名词”的思考[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2):166-168.
被引量:9
3
牛喘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谈中医英语翻译的方法问题[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1):101-105.
被引量:4
4
王吉民,伍连德.中国医史(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天津:天津出版公司,1932.85.
5
Cheng XN.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7.
6
Maciocia G.The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edicine.Singapore:Langman Singapore Publisher Ltd,1989.
7
中外学者关注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文化[J]
.国际学术动态,2001(3):42-42.
被引量:1
8
谢世坚.
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4):103-105.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189
1
孙文龙,齐军.
晚清翻译现象的多元系统论阐释[J]
.社科纵横,2006,21(2):157-158.
被引量:1
2
郭薇.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浅析《飘》的傅东华译本[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29(3):127-128.
被引量:1
3
李海珍,刘著妍.
多元系统理论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3):37-38.
被引量:2
4
文军,施佳.
图里翻译理论在中国的评介及应用[J]
.民族翻译,2009(3):11-19.
被引量:3
5
王丹凤.
浅议多元系统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1):228-229.
被引量:1
6
刘艳芬.
文化因素影响翻译策略之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3,34(5):131-134.
7
朱学明.
谈多元系统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235-235.
8
罗清月.
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模式[J]
.外国语文,2013,29(S1):98-101.
被引量:1
9
陈叶.
严复“信、达、雅”新解[J]
.学术交流,2004(8):138-141.
被引量:5
10
于德英.
用另一只眼睛看多元系统论——多元系统论的形式主义分析[J]
.中国翻译,2004,25(5):10-14.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127
1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1998,21(2):13-20.
被引量:935
2
李照国.
NigelWiseman的中医翻译思想评介[J]
.中国科技翻译,1998,11(2):41-43.
被引量:22
3
黄启臣.
16-18世纪中国文化对欧洲国家的传播和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4):54-62.
被引量:5
4
董恺忱.
明代救荒植物著述考析[J]
.中国农史,1983,2(1):99-104.
被引量:7
5
张晟星.
《本草纲目》的翻译与传播[J]
.上海科技翻译,2003(1):55-55.
被引量:9
6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中国翻译,2002,23(1):40-44.
被引量:951
7
杨平.
关联——顺应模式[J]
.外国语,2001,24(6):21-28.
被引量:164
8
兰凤利.
《黄帝内经素问》的译介及在西方的传播[J]
.中华医史杂志,2004,34(3):180-183.
被引量:19
9
兰凤利.
《黄帝内经素问》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1)[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947-950.
被引量:52
10
兰凤利.
《黄帝内经素问》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2)[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6-180.
被引量:51
引证文献
14
1
邱玏.
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研究综述[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4):459-464.
被引量:20
2
杨乐,周春祥.
基于两个《伤寒论》译本的中医英译方法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8):2037-2039.
被引量:13
3
范延妮,田思胜.
语言国情学视角下的《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5):1333-1337.
被引量:22
4
陈冲,张淼.
关联顺应论指导下的《伤寒论》联绵词翻译[J]
.中医药导报,2014,20(13):107-109.
5
张汩,文军.
中国科技典籍英译本概况探究:现状与建议[J]
.语言教育,2014(4):57-60.
被引量:16
6
蒋继彪.
文化翻译观下的《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7):877-881.
被引量:19
7
宋聪慧,姚欣.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伤寒论》文化负载词探析[J]
.中医药导报,2016,22(9):120-123.
被引量:8
8
郑鸿翔,张斌.
阐释翻译学视域下《伤寒论》一词多义的英译研究——以“热”字及相关词语为例[J]
.西部中医药,2016,29(5):142-144.
被引量:5
9
李思乐,刘娅.
中医翻译史研究现状与思考[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3):71-73.
被引量:1
10
白宇明,郝近大.
芍药的炮制历史沿革与古方中芍药给付品种相关性研究[J]
.西部中医药,2017,30(7):138-14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36
1
王婷婷,张春晓,沈艺.
中医对外交流视角下方剂名英译策略和原则探究[J]
.中国ESP研究,2021(1).
被引量:1
2
蒋淇玮,刘熙孟,阎彦.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医术语英译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校园英语,2020(37):241-242.
被引量:2
3
曹思佳.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心系疾病相关名词术语英译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7):2274-2280.
4
高金萍,李庆豪.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三十年的学术场域——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传媒论坛,2022,5(15):21-29.
被引量:1
5
曲书泉.
中国1995~1998年艾滋病哨点监测报告[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1):7-9.
被引量:73
6
蒋基昌,文娟.
《黄帝内经》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基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短期留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学分析[J]
.学术论坛,2013,36(1):197-200.
被引量:20
7
文娟,蒋基昌.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7):260-262.
被引量:18
8
王琼,金芷君.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古籍出版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世界中医药,2013,8(9):1124-1127.
被引量:3
9
王颖,李虹.
《温病条辨》英译举隅[J]
.浙江中医杂志,2014,49(9):683-684.
10
蒋继彪.
文化翻译观下的《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7):877-881.
被引量:19
1
陈瑞春.
《伤寒论》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思考[J]
.江西中医药,1997,28(1):46-48.
2
季建冬.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与思考[J]
.教师,2014,0(24):99-99.
被引量:1
3
崔晓亮.
改革开放三十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2):48-50.
被引量:3
4
曹琪.
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思考[J]
.西部大开发,2006(3):59-61.
5
何艳婷.
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发展与思考[J]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5,0(5X):50-50.
被引量:2
6
张小菊.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的改革发展与思考[J]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5,0(4):44-44.
被引量:1
7
刘鹏.
积微成著——微课在历史教学中的发展与思考[J]
.教师,2017,0(4):100-100.
被引量:1
8
罗玥佶,粟敏,曾杰.
医学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发展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16,0(10):147-147.
被引量:1
9
卢飞雁.
高校文科数学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22(6):96-99.
被引量:3
10
译文擂台[J]
.环球科学,2010(1):93-93.
中医教育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