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贸易逆差”下的文化安全探析
被引量:10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67,共3页
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二级参考文献11
-
1胡锦涛.2003年8月12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新华社2003年8月12日电.
-
2美国国土安全文化局官方网站.http://www.hscb.org.
-
3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美国国家利益》(2002年).见:http//www.nixoncenter.org.
-
4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8-23(1-2).
-
5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23,355,355,274,23,275,23.
-
7考林·霍斯金斯,斯图亚特·麦克法蒂耶,亚当·费恩.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
8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9吉莉安·道尔.理解传媒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
10王岳川.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文化战略——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8(10):4-14.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42
-
1单湘珍.优化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化的新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7(4):217-219. 被引量:2
-
2谢明香,欧阳宏生.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多重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4):47-51. 被引量:4
-
3张建,武志斌,陈磊.中国对外文艺演出的国际比较及对策建议[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3):127-129. 被引量:1
-
4孙尧.论媒介融合格局下的文化生产力发展[J].经济问题,2009(6):49-51. 被引量:1
-
5王周博.中美影视文化贸易竞争力分析[J].经济论坛,2009(12):39-40. 被引量:11
-
6刘藩.提高文化软实力:主流大片的文化和美学策略[J].艺术评论,2009(10):71-75. 被引量:1
-
7严秋菊.以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突破文化壁垒——以中国电影产业为视角[J].中州大学学报,2010,27(4):59-62. 被引量:1
-
8莫茜茜.中国影视文化贸易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3):62-66. 被引量:4
-
9刘子杰.文化安全视阈中的高校国防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277-280.
-
10李修尚.传统文化素材在影视文艺创作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1(6):21-2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19
-
1魏婷,夏宝莲.中国影视文化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经济问题,2008(1):59-62. 被引量:19
-
2胡智锋.影视文化三论(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0,25(6):60-65. 被引量:2
-
3尹鸿,张建珍.全球多元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的文化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17(5):54-60. 被引量:15
-
4李怀亮.国际电影贸易格局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J].文艺研究,2002(5):101-105. 被引量:8
-
5李怀亮.多维视野下的国际电视节目市场——西方国际电视节目贸易研究综述[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4(6):70-74. 被引量:9
-
6冯潮华.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5):34-36. 被引量:9
-
7花建.发展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战略视野[J].探索与争鸣,2005(6):44-46. 被引量:15
-
8蔡骐.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导向的建构[J].学习月刊,2006(17):6-7. 被引量:5
-
9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65-73. 被引量:84
-
10刘燕.我国文化贸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3Z):18-1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0
-
1游敏惠,谢风华.影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3):6-9. 被引量:7
-
2王晓芳.文化贸易理论文献综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4):92-98. 被引量:10
-
3周文姬.中国古装大片影像符号之于国家形象建构[J].当代电影,2012(12):92-96. 被引量:2
-
4禹建湘.文化产业意识形态性是建构软实力的基点[J].社会科学战线,2013(2):153-158. 被引量:5
-
5徐颖涛.新形势下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14(5):12-13. 被引量:6
-
6朱玉荣,区劲,邹梦竹.中国电影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及政策举措——从美国电影业发展的比较为视角[J].对外经贸实务,2014(5):83-86. 被引量:4
-
7耿磊.浅析影响我国电影贸易的因素[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242-244. 被引量:1
-
8江凌.论中国影视文化安全——基于韩剧与国产影视剧比较的视角[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561-572. 被引量:6
-
9刘志刚.国产电影“走出去”的跨文化困境及应对策略[J].艺术百家,2018,34(3):144-148. 被引量:4
-
10莫奇智.我国现实主义电影之于国家形象建构[J].传播力研究,2021,5(24):42-43.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徐颖涛.新形势下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14(5):12-13. 被引量:6
-
2陈锐.山东省文化贸易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价格月刊,2014(7):64-68. 被引量:4
-
3梁源.新形势下红色影视文化意识形态功能研究[J].芒种,2014,0(11):179-180.
-
4王菲.中国出版产业实物外贸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出版科学,2015,23(1):11-16. 被引量:2
-
5花明,刘悦明.高校大学生非传统安全边沿问题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4):358-361. 被引量:2
-
6颜晨璐.日本电影《浪客剑心》中民俗的审美解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4):186-187. 被引量:2
-
7曹鸿娟.英国电影独特的文化及意识形态[J].电影文学,2015(5):41-43. 被引量:4
-
8张琴.马可·波罗的演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85-190. 被引量:1
-
9邢启顺.西南民族文化贸易终端的问题及“走出去”路径透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5):101-106. 被引量:3
-
10刁利明.俄罗斯电影生产及国家资助政策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15,42(4):54-59.
-
1成功的商业模式典范——好莱坞与斯尼迪[J].企业研究报告,2006(3):13-16.
-
2阮芙蓉.影视产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5(23):27-28.
-
3王君可,徐淑梅.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2(10):128-130. 被引量:1
-
4武志勇.报刊发行主渠道整合与文化安全[J].中国编辑,2005(6):52-53. 被引量:1
-
5白艳.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影响及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2):56-58. 被引量:20
-
6盖世杰,戴林琳.全球化语境下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问题思考与战略选择[J].北京规划建设,2010(4):45-48. 被引量:1
-
7张锐.中国外贸逆差新解读[J].记者观察(上),2010(5):41-42.
-
8商务部发言人:从全景看中美贸易是互利平衡的[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8).
-
9岑士杰.防止干群之间“距离逆差”现象蔓延[J].领导科学,2014(13):42-43.
-
10张锐.中国外贸逆差新解读[J].中国外资,2010(9):6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