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4,共3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同被引文献36
-
1杨玉泉.简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集体工业,1998(4):11-12. 被引量:1
-
2黄文忠.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J].学术月刊,1998,30(4):12-19. 被引量:7
-
3董长瑞.应当正确对待按生产要素分配[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2):41-44. 被引量:1
-
4谭旭孙.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J].求实,1998(3):27-29. 被引量:3
-
5钱世明.各投所有 各获所值——学习党的十五大关于按要素分配的重大决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8(2):16-20. 被引量:5
-
6余陶生.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51(2):25-31. 被引量:11
-
7程恩富.西方产权理论评析[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
-
8孙志华.十六大在分配领域的新突破[N].大众日报,2003-01-21.
-
9傅桂林 张燕英.收入分配双重原则之间的矛盾与协调[N].光明日报,2002-09-12.
-
10卫兴华.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中的几个是非问题.理论动态,2001,(6).
引证文献4
-
1邓春.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讨论综述[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20-23. 被引量:2
-
2买买提.祖农,欧伟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按劳分配浅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12-14.
-
3梁清华,董德卿.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13(2):11-14.
-
4龙苑.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48-51.
-
1李泽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考[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8):6-7.
-
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开发进程[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6):28-29.
-
3李维.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J].湖南经济,2003(3):30-31.
-
4李泽愚.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0(4):16-18.
-
5徐进.正确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J].中国机关后勤,2000(10):21-22.
-
6魏后凯.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J].中国工业经济,1998(5):70-75. 被引量:15
-
7深圳市体改办课题组,殷友国,王玲玲.深圳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下)[J].中国劳动,2000(5):21-27.
-
8赵青.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3,25(2):52-54.
-
9张燕,李增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意义[J].现代企业,2003(1):15-16.
-
10张正堂,陶学禹,徐金标.分配方式转变与企业经营者报酬的决定[J].科学管理研究,2000,18(2):59-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