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干旱山区双低油菜地膜覆盖栽培要点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甘蓝型双低油菜近年来在甘谷县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并不断向浅山干旱山区扩展。本地制约双低油菜安全越冬的主要因素是冷冻和干旱,通过增加地膜覆盖可大大改善这一难题,并可提高油菜越冬亩株数,使之达到苗齐、苗壮、苗全。
作者
王代明
机构地区
甘肃省甘谷县园艺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6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干旱山区
地膜覆盖
双低油菜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3
1
吴玉林,周桂清,邹应斌,敖和军.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施肥技术研究[J]
.作物研究,2004,18(3):159-163.
被引量:29
2
敖和军,周桂清,邹应斌.
杂交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初报[J]
.作物研究,2004,18(3):171-172.
被引量:22
3
令召庆.
半干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一膜二用”免耕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2007(8):24-25.
被引量:2
4
邢君,刘磊.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英文)[A].第12届国际油菜会议论文集[C].中国:武汉,2007:117-120,191.
5
令召庆.
半干旱山区玉米∥冬油菜一膜二用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10):28-29.
被引量:1
6
程黔莉.
贵州轻简化油菜栽培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47-49.
被引量:25
7
毕建成.
油菜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5):246-246.
被引量:10
8
陈社员,官春云,王国槐.
稻田三熟制油菜简化栽培技术研究 Ⅱ.稻板田撒播油菜的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8,20(2):37-42.
被引量:32
9
赵强,曹天海,徐万里,慕霞.
一膜两年用冬油菜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9):32-32.
被引量:5
10
朱宗河,郑文寅,解光胜,朱国邦.
轻简化栽培对甘蓝型油菜品质、农艺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42-2844.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符明联,和爱花,付丽春,奚俊玉,王丽芳,吕耀优,和晖,李根泽.
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油菜种植方式和效益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02-20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刘文.
2009—2012年汉阴县油菜高产创建成效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8):48-49.
被引量:1
2
魏云霞,鲁剑巍,李小坤,薛欣欣.
不同秸秆及绿肥浸提液对玉米化感作用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13,21(4):64-67.
被引量:5
3
孙华,黄萌,陈培峰,张建栋,陆长婴,乔中英,宋英,王海侯,沈明星.
稻草还田与移栽方式对油菜产量形成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121-125.
被引量:8
4
杨丽,祁双桂,李青梅,王宗胜.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胡麻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7,26(5):728-737.
被引量:9
5
张建栋,黄萌,陈培峰,宋英,孙华.
施氮量对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7,29(12):43-46.
被引量:3
6
贺斌.
滇西南油菜轻简化栽培模式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48-49.
被引量:3
7
商小兰.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分析[J]
.中国农业信息,2012,24(11S):72-72.
被引量:1
8
田正书,赵凯琴,李根泽,张云云,李庆刚,陆毅,符明联.
云南省主要油菜产区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9,32(7):1586-1593.
被引量:14
9
刘毅.
山区油菜免耕直播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20(10):48-48.
被引量:2
10
杨丽,王宗胜,刘杰.
地膜覆盖类型对胡麻生理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37-42.
被引量:3
1
H.Bruggink,龙鸿.
影响玉米冷冻试验结果的一些因素[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2(5):36-39.
2
王献,龚家萍,陈来生,戴正岳.
浅山旱作农业应用技术的调查[J]
.青海农林科技,1992(1):39-42.
3
李秀,祁有存,王淑霞,丁文炳.
春小麦93636品系在湟源县的试验示范初报[J]
.青海农技推广,1997,0(4):36-37.
4
孙超才,赵华,方光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4”的选育[J]
.上海农业科技,2000(5):47-48.
5
王通强,邵文国,田筑萍,程国平.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6号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1994,22(5):6-10.
被引量:6
6
钱建宁.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系“8840894”简介[J]
.云南农业科技,1993(2):18-19.
7
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系—选A—3—12[J]
.闽东农业科技,1991(2):18-21.
8
双低油菜——华协429[J]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9(9):7-7.
9
颉芳林.
马铃薯生长期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无公害防治[J]
.甘肃农业,2011(12):84-85.
被引量:2
10
王永生.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冠油杂812”[J]
.农村百事通,2014(4):32-32.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