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六朝志怪书中的文人神异化现象解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六朝志怪书中,存在着先代文人经民间传说或后世文人的演绎加工,逐渐在志怪作品中显现神异特征的现象,笔者将其定义为"文人神异化"现象,其特征大致有见识之广博异于常人、有方术异能等。通过对文人神异化现象的定义、阐释,避开较为通行的"佛道影响说",从民间宗教、民族文化心理以及文人自身的心理结构中,找到文人神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作者
史秋爽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92-93,共2页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关键词
六朝
志怪
文人神异化
民间宗教
立言心理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曹丕等.郑学技校注.列异传等五种[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2
干宝.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44.
3
陶潜.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附《搜神记异本》)[M].中华书局.1981.
4
刘义庆.郑晚晴辑注.幽明录[M].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5
张华.博物志[M].中华书局(线装),1985.
共引文献
116
1
李伟昉.
略论六朝志怪小说的两大叙事特征[J]
.社会科学研究,2004(5):155-159.
被引量:2
2
赵振祥.
魏晋“志怪”的社会新闻文体论证[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5):101-107.
被引量:3
3
郑桦.
动量词的来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2):19-24.
被引量:18
4
杨再喜.
论古代小说批评中史学尺度的文化成因[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3):81-84.
5
吴金花.
处所介词“到”的产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05-107.
被引量:3
6
杨森.
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一)[J]
.敦煌研究,2005(5):25-31.
被引量:11
7
王守栋.
华表渊源考[J]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1):65-68.
8
吴爱琴.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民族文化因素[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4):80-85.
被引量:3
9
谭书龙,马晓琼.
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J]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4):14-19.
10
姜荣刚.
试论六朝的婚恋小说[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6):98-10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见湛.
略论魏晋南北朝的佛性思想[J]
.宗教学研究,2005(2):146-148.
被引量:1
2
龚舒,曾绍皇.
从《搜神记》看魏晋神怪题材的世情化倾向[J]
.怀化学院学报,2005,24(4):87-91.
被引量:2
3
刘艳芬.
试析佛教“神”范畴对六朝诗学的影响[J]
.青海社会科学,2009(5):160-164.
被引量:1
4
宋雪梅.
魏晋六朝形神论美学简论[J]
.大连大学学报,1998,19(1):93-98.
被引量:1
5
何亮.
汉魏六朝小说“诗笔”特点及其成因[J]
.学术交流,2016(3):164-170.
被引量:2
6
张群.
《搜神记》凡人与神鬼婚恋故事的情节模式探析[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6,31(1):40-43.
被引量:2
7
尹策.
传承与新变:论六朝志怪小说的“自觉”[J]
.青海社会科学,2019,0(4):154-159.
被引量:3
8
袁济喜.
六朝名士与幽明世界[J]
.学术研究,2019,0(9):143-149.
被引量:1
9
张传东.
从作品来源看《幽明录》文人化特征的形成[J]
.理论月刊,2019(4):51-56.
被引量:1
10
梁旭艳.
从《世说新语·容止篇》看魏晋崇尚风神的人格美理想[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4):69-7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任敬文.
试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文人化书写[J]
.天中学刊,2021,36(3):105-111.
2
陈俊早.
魏晋六朝时期“神”之审美新义[J]
.美育学刊,2021,12(5):98-104.
1
史秋爽.
六朝志怪书中的文人神异化现象解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2):64-66.
被引量:1
2
张继云.
女性遗失自我现象解析——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到《母亲的情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3):64-67.
被引量:3
3
史小军,刘湘吉.
《聊斋志异》中的死而复生现象解析[J]
.蒲松龄研究,2013(3):18-31.
被引量:3
4
唐晓伶.
佛道影响与白居易诗歌的闲适主题[J]
.青年文学家,2015,0(8X):44-46.
5
董国强.
“王实味现象”解析[J]
.书屋,2004(3):15-17.
6
杨超.
管窥咏莲诗中的古人情怀[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2):109-115.
7
辛同强.
揭示悲剧内涵的一种独特方式——《红楼梦》“冷笑”现象解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58-61.
被引量:2
8
郭印,张艳.
《变形记》的异化现象解析[J]
.作家,2010(14):64-65.
被引量:1
9
韩梦春,胡玉婷.
古诗词中模糊语义现象解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09(S5):227-228.
被引量:2
10
卢海英.
“红色经典”文学误读现象解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167-168.
被引量:4
绥化学院学报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