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BOD新(快速测定法)旧(稀释与接种法)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化需氧量(BOD) 是表示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保护环境,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BOD新(快速测定法)旧(稀释与接种法)方法作了简要的介绍。
作者
姚琳琳
方小萍
机构地区
德清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出处
《管理观察》
2010年第17期164-165,共2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关键词
生化需氧量
快速测定法
稀释与接种法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李国刚,王德龙.
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综述[J]
.中国环境监测,2004,20(2):54-57.
被引量:56
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3
田志梅.
测压法测试污水处理厂污水中的BOD_5[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5):29-30.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沈庆生,肖波,陈世刚.
BOD_5的测定要点及C-BOD、N-BOD的估算——论BOD之一[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3):13-18.
被引量:4
2
陈世刚,沈庆生.
BOD_5测定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论BOD之二[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4):13-19.
被引量:4
3
APHA et al.
4
C.M.A.Ademoroti.金属毒物对BOD测定的影响[J].Biological Wastes,1988,(24):259-265.
5
贾桂文译.BOD试验中有机物浓度与生物化学反应的关系[J].用水与废水(日本),1988,30(5).
6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27-236.
7
JISK3602-1990.日本工业标准.用微生物电极测定生物需氧量的测量仪[S].[S].,..
8
沈庆生,陈世刚.
BOD_5测定中化学、物理因素的影响及质量控制——论BOD之三[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2(3):17-2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6
1
李国栋,王远,张月,付斌.
高寒地区冬季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研究[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45-51.
被引量:1
2
李华玲,杜秀月,冉敬文,关琦.
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方法进展[J]
.盐湖研究,2005,13(3):62-66.
被引量:11
3
马夏华.
测压法和稀释接种法测定BOD_5的比较[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7(3):139-141.
被引量:1
4
何金成,李素青,张性雄,张德晖.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废水生化需氧量[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90-193.
被引量:9
5
邓荣森,石维,张新颖,Mckinney RE.
BOD_5测定的误差分析及数据评价[J]
.给水排水,2007,33(6):33-36.
被引量:5
6
王建龙,章一心.
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的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7):1066-1082.
被引量:20
7
何丽.
HACH BOD_5仪测定污水中BOD_5的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4):235-235.
8
何金成,李素青,张性雄,张德晖.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BOD在线实时测量系统的方案构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2(6):417-419.
被引量:2
9
姜红石,何群华,阿琼,孙自杰,巴桑次仁,索朗次仁.
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BOD_5监测分析比较研究[J]
.广东化工,2010,37(8):244-245.
被引量:1
10
杨懂艳.
BOD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方法应用与探讨[J]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4):15-17.
引证文献
1
1
刘清云.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与BOD_(5)在地表水、废水监测中的对比性研究[J]
.山东化工,2022,51(3):114-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贺莉明.
水质环境监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研究[J]
.山西化工,2023,43(2):194-195.
被引量:6
1
郭丽芳.
5日生化需氧量监测结果简析[J]
.山西科技,2015,30(2):71-72.
被引量:1
2
石恬.
利用稀释与接种法快速有效测定BOD_5的探讨[J]
.海峡科学,2014,0(7):63-65.
被引量:2
3
孙桂珍.
影响BOD_5测定结果因素探讨[J]
.绿色科技,2013,15(2):198-199.
被引量:4
4
刘玮,王晓.
初学者检测生化需氧量的注意事项[J]
.山西电子技术,2013(4):36-37.
5
曹阳.
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_5的探讨[J]
.环境工程,2014,32(S1):138-140.
被引量:4
6
梁秋仪.
BOD_5培菌方法改进[J]
.环境,2011(S1):118-119.
7
张宁.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与稀释与接种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方法比对[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0):262-262.
8
杜慧慧,王伟,孙彦君,王秀梅,安亚红.
生化需氧量(BOD_5)的几种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3):83-85.
被引量:2
9
王晶.
水和废水中BOD_5测定的质量控制[J]
.能源与节能,2011(7):54-56.
被引量:2
10
孙璐.
影响工业废水中BOD_5测定因素的分析与研究[J]
.环境与发展,2011,23(4):186-187.
被引量:1
管理观察
2010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