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苏轼“以禅解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禅解陶"是苏轼重塑陶渊明形象的最大特色,也是禅宗影响宋代士大夫人生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典型反映。禅宗思想与慕陶情结的交融汇通基于其贬谪生涯的精神困境和生存忧患,具有探寻生命本体的意义;又随其生命实践的历程逐步熔铸在学陶归耕的现实生活与和陶诗文的艺术创作当中。禅宗还在审美领域对苏轼发掘陶诗"平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
程磊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以禅解陶
陶渊明
苏轼
禅宗
平淡美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周裕锴.
苏轼的嗜石兴味与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J]
.社会科学研究,2005(1):169-176.
被引量:20
2
韩经太.论宋人平淡诗观的特殊指向与内蕴[J]学术月刊,1990(07).
3
(宋)彭□辑撰,孔凡礼.侯鲭录[M]中华书局,2002.
4
(北宋)苏轼 撰,孔凡礼.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周裕锴.
梦幻与真如──苏、黄的禅悦倾向与其诗歌意象之关系[J]
.文学遗产,2001(3):68-75.
被引量:32
2
张桂清.
沈括与《梦溪笔谈》[J]
.天津科技,2004,31(6):53-53.
被引量:2
3
程千帆,莫砺锋.
苏轼的风格论[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12.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9
1
董赟.
“枯”趣味的宋型审美与诗画艺术论略[J]
.文艺理论研究,2021(1):73-80.
被引量:1
2
王晓玉.
北宋怪奇诗风与易学观物方式[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2):139-156.
3
朱易安,王书艳.
唐代咏石诗的新变与转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1):96-102.
被引量:2
4
徐晓洪.
苏轼枯木情结探微[J]
.文史杂志,2014(3):81-84.
5
姚华.
苏轼诗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J]
.文学遗产,2016(3):155-165.
被引量:12
6
马涛.
女娲“弃石”的书写传统及在《红楼梦》中的意蕴呈现[J]
.红楼梦学刊,2016(4):158-181.
被引量:6
7
李倩倩.
石与境:17—18世纪中国园林置石艺术[J]
.文艺研究,2016(8):128-140.
被引量:1
8
唐静.
论苏轼的丑石观与审美兴味[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7(1):65-66.
9
李贵.
灵壁兴替:宋代文学中的小县镇与大时代[J]
.文学遗产,2018,0(6):85-99.
被引量:3
10
胡悦.
论章得象诗歌的艺术特征及成因[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2):59-62.
同被引文献
51
1
杨胜宽.
佛道思想与苏轼仕途生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4(4):76-82.
被引量:2
2
齐文榜.
东坡词风与释道思想[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2):64-68.
被引量:2
3
陈晓芬.
佛教思想与苏轼的创作理论[J]
.文艺理论研究,1992(6):50-57.
被引量:1
4
刘石.
苏轼创作中与佛禅有关的几个问题[J]
.贵州社会科学,1992(3):42-44.
被引量:5
5
王水照.
论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J]
.社会科学战线,1984(1):259-269.
被引量:13
6
夏露.
苏轼事佛简论[J]
.江汉论坛,1983(9):58-62.
被引量:1
7
张玉璞.
佛老思想与苏轼词的创作[J]
.齐鲁学刊,1997(3):71-75.
被引量:4
8
苏轼散文中的禅[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28-36.
被引量:3
9
刘石.
苏轼与佛教三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87-93.
被引量:6
10
黄宝华.
禅宗与苏轼[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8(4):92-99.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吴光正.
苏轼与佛禅研究百年述评[J]
.社会科学研究,2017(4):178-18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朱付利.
新世纪以来苏轼诗研究综述[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63-75.
2
朱广大.
人生如梦 顿见本心——试析苏轼诗词的禅学思想[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18):64-65.
3
刘兆勋.
苏轼作品阅读教学的学习任务设计[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0(3):16-19.
被引量:1
4
邱玥.
北宋诗僧道潜《参寥子诗集》中“云”的意象书写[J]
.法音,2020(7):20-23.
5
叶妙童,张艺弛.
苏轼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新解[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7):87-90.
被引量:1
6
王培钊.
论苏轼与弥陀净土之交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5):100-108.
7
张贻桐.
融合与融通——苏轼黄州与惠儋时期诗歌佛禅意象及思想对比[J]
.今古文创,2024(22):34-36.
1
张欣.
宋代艺术的审美特征[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S2):215-218.
被引量:2
2
周声.
论诗的华丽美[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9):50-51.
3
谢燕.
江西诗派的平淡美理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3):89-91.
4
徐佩锋.
宋诗平淡美发展脉络浅析——兼论梅、欧、苏、黄四家的平淡美理论与实践[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77-78.
被引量:1
5
徐佩锋.
宋诗平淡美发展脉络浅析——兼论梅、欧、苏、黄四家的平淡美理论与实践[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205-206.
被引量:1
6
鲍敬.
论梅诗的平淡美[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12):134-134.
7
陈琳静.
论诗的平淡美[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9):13-14.
8
李惠玲.
论苏轼“寄至味于淡泊”的审美理想在词中的实现[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0,21(2):45-48.
9
李剑锋.
陶渊明接受史新局面的开创者梅尧臣[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2(5):80-83.
被引量:4
10
刘敏.
苏轼诗词的平淡美赏析[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12):57-57.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