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中元古代魏家沟岩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八五”期间在辽西1/5万区调过程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地层学研究、微古植物和同位素测年,以及原岩建造和地球化学研究,将测区一套浅变质岩,从太古宙原建平群中解体出来,建立魏家沟岩群,划归为中元古代。按其原岩组合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下岩组为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建造的浅变质岩,形成于被动陆缘构造环境。上岩组为变质的钙碱性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这些岩层在中元古代晚期遭受了强烈的造山运动改造,发生了变质与变形。魏家沟岩群的建立对探讨华北板块北缘古大陆边缘地壳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出处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9-14,共6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 1劳秋元 索书田.中国的元古宙构造[J].地质论评,1983,29(2):111-120.
  • 2洪作民.华北地台北缘中晚元古代地壳运动与地壳构造[J].化工地质,1994,16(3):145-153. 被引量:14
  • 3王仁民.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M].地质出版社,1987..
  • 4辽宁地质矿产局.辽宁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69.23-32,56-125.
  • 5吴春林,陈树良.辽西早太古宙表壳岩地球化学特征[J].辽宁地质学报,1993(1):18-27. 被引量:2
  • 6杨振升 俞保祥.中国东部晚前寒武纪古构造演化[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2):112-124.
  • 7内蒙古地矿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3-71,523-528.
  • 8胡骁,华北地台北缘早古生代大陆边缘构造演化,1990年,27页
  • 9王仁民,变质岩原岩图解判别法,1987年,114,129,163页
  • 10杨振升,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14卷,2期,112页

二级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49

同被引文献497

引证文献19

二级引证文献72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