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江三峡及邻区地震危险区的三维数值模拟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长江三峡地区实测应力资料为依据,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定量地展现了该区弹性应变能空间分布状态,讨论了弹性应变能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合地震震级、地震活跃期及地震迁移规律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区未来地震危险性。
作者
胡道功
吴树仁
王连捷
陈庆宣
谭成轩
徐瑞春
梅应堂
机构地区
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
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
出处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5-59,共5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矿部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地震危险性
长江三峡
地震活动
分类号
P315.8 [天文地球—地震学]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工作报告[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0..
2
胡道功.清江流域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1997.74-92.
3
胡道功,谭成轩,吴树仁.
长江三峡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灰色预测[J]
.地震地质,1996,18(4):436-442.
被引量:2
4
胡道功,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74页
5
袁登维,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地壳稳定性研究,1996年,114页
6
谭周地,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地壳稳定性评价与水库诱发地震预测,1991年,50页
7
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工作报告,1980年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高士钧,长江三峡地区地壳应力场与地震,1992年
2
团体著者,长江三峡工程重大地质与地震问题研究,1992年
3
团体著者,1990年
4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1988年
5
高士钧,地震学报,1986年,8卷,增刊,73页
共引文献
1
1
周春景,吴珍汉,石广仁.
BP人工神经网络在青藏铁路南段地壳稳定性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
.地质科技情报,2007,26(3):79-8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22
1
马淑芝,贾洪彪,易顺民,龚淑云.
罗湖断裂带地应力场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z2):3898-3903.
被引量:21
2
刘传正.
重大工程场址的地壳稳定度及其应用[J]
.工程地质学报,1993,1(2):43-51.
被引量:5
3
王爱国,杨斌,马巍,周俊喜,张向红.
数值模拟在黑山峡两坝址构造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J]
.地震研究,2004,27(4):350-356.
被引量:7
4
郑文衡,陆明勇.
地震动态触发机制的初步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116-123.
被引量:22
5
谭成轩.
长江三峡工程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3,20(4):7-9.
被引量:1
6
陈化然,陈连旺,马宏生,李轶群,张杰卿,何巧云,王建国.
川滇地区应力场演化与强震间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
.地震学报,2004,26(6):567-575.
被引量:16
7
韩露,尉晓玮,张贵宾.
有限元等数值模拟方法在我国岩石圈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4):953-960.
被引量:11
8
张国民,耿鲁明,石耀霖.
中国大陆强震轮回活动的计算机模型研究[J]
.中国地震,1993,9(1):20-32.
被引量:68
9
耿鲁明,张国民,石耀霖.
地震孕育发生的场源关系初步研究[J]
.中国地震,1993,9(4):310-319.
被引量:23
10
许忠淮.
板内应力场研究新成果的总结──JGR世界应力图项目专辑简介[J]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4,9(1):75-83.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黎清华,杨海巍,金维群.
三峡—丹江口及邻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模糊数学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5):634-639.
被引量:2
2
李玉江,陈连旺,叶际阳.
数值模拟方法在应力场演化及地震科学中的研究进展[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2):418-431.
被引量:15
3
胡道功,吴树仁,殷秀兰.
仙女山断裂带断层泥分维值与断裂活动研究[J]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9,20(2):137-141.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许江,鲜学福,王维忠,刘喜.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0):121-124.
被引量:6
2
钱进,刘厚健,俞祁浩,程东幸,张健明.
青藏±500kV输电工程典型冻土地段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20):5558-5562.
被引量:2
3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与计算数学[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1):343-358.
被引量:4
4
李玉江,陈连旺,叶际阳,詹自敏.
岩石物性变化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25(6):1941-1946.
被引量:2
5
万贵龙,张德会,张守仁.
天津北大港构造带东翼断裂活动浅析[J]
.地球学报,2011,32(3):373-381.
被引量:2
6
杨涛,王红强,金海强.
断层岩磁学研究及其意义[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3):876-884.
被引量:4
7
张拴宏,周显强.
断裂系统分形研究新进展[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20(1):84-88.
被引量:20
8
王学滨,顾路,马冰,吕家庆.
断层系统中危险断层识别的频次-能量方法及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5):2739-2747.
被引量:8
9
许江,鲜学福,唐建新,陈萍.
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非线性科学理论与控制[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5):119-123.
被引量:11
10
王学滨,马冰,吕家庆.
实验室尺度典型断层系统破坏、前兆及粘滑过程数值模拟[J]
.地震地质,2014,36(3):845-861.
被引量:9
1
贾永刚.
三峡及邻区潜在震源预测(Ⅰ)[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4):90-96.
被引量:1
2
贾永刚,单红仙.
三峡及邻区晚第三纪以来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J]
.海洋科学,1995,19(2):36-41.
被引量:1
3
张秋文.
长江三峡及邻区板内中强地震的孕震动力学分析[J]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4,14(4):56-64.
被引量:3
4
袁丽,姚运生,龚平,韩晓光.
三峡地区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24(2):92-98.
被引量:2
5
杨淑贤,高士钧,蔡永建,黄江.
三峡及邻区新构造期以来应力场分区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25(4):42-45.
被引量:7
6
谷宁,陶果,刘书民.
电缆地层测试器在渗透率各向异性地层中的响应[J]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229-234.
被引量:21
7
贾永刚.
三峡及邻区上限发震水平预测(Ⅱ)[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S1):68-75.
被引量:1
8
胡道功,谭成轩,吴树仁.
长江三峡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灰色预测[J]
.地震地质,1996,18(4):436-442.
被引量:2
9
高锡铭,王少江,殷志山,王威中,曾新平.
长江三峡及邻区构造应力场和震源错动类型的研究[J]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4,14(2):1-12.
被引量:22
10
孙斌,唐新功.
三峡地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初步研究[J]
.防灾减灾学报,2015,31(3):108-112.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