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脂、血糖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血液流变学是运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血液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可以给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预报性资料,甚至在尚无临床症状时作为预报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血液流变学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和中老年体检的必备项目。血浆中的脂类物质称为血脂,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过血液运转丁各组织之间。
作者
吕德慧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绥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7期62-62,共1页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血脂
脑血管疾病
脂类物质
血糖
流变特性
临床症状
中老年
分类号
R259.87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王艳会,栾兆鸿.
亚健康与血液流变学[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1):138-138.
被引量:16
2
潘玲,罗永光,黄华.
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6(3):5-6.
被引量:4
3
杨东晓,杨春晓,姒惠.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及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16(1):75-76.
被引量:36
4
曹文,夏祥碧,曾敬英.
四川大学中青年教职工高脂血症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19(2):156-158.
被引量:14
5
黄国英,陈少华.
1119名患者血液粘度与血脂的相关性[J]
.微循环学杂志,1995,5(2):31-3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赵静山,艾绍萱.
体重指数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J]
.临床内科杂志,1993,10(1):22-23.
被引量:9
2
陈少华,黄国英.
老年高脂血症的血液流变性研究[J]
.实用老年医学,1994,8(3):118-119.
被引量:9
3
陈国桢 钟学礼 黄铭新 等.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J].实用内科学,1984,:699-699.
4
吕建强 韩岩 孔波 等.血液流变学指标24h动态观察与缺血性中风发病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2,24(3):132-132.
5
刘德文,陈红杰,张悦红,董卓娅,郭兰华,黄秀青,王俊卿.
1451例高脂蛋白血症分型研究[J]
.临床内科杂志,1997,14(2):106-107.
被引量:3
6
郑仁和,卢立顺.
高脂蛋白血症[J]
.高血压杂志,1997,5(2):152-155.
被引量:3
7
孙树津,龙天渝,俞为群,蔡绍皙.
肾上腺素能受体在脾脏红细胞储存与释放的动力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8,8(1):8-12.
被引量:18
8
王钟林.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与调脂治疗[J]
.新医学,2000,31(1):14-14.
被引量:18
9
樊小兵.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及对策[J]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21(2):66-68.
被引量:18
10
叶望云.
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J]
.微循环学杂志,2000,10(4):19-22.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72
1
方向葵.
我校教职工2003年体检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04,18(5):440-441.
被引量:9
2
方向葵.
苏州科技学院教职工血脂异常情况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3):237-237.
被引量:7
3
孟斌,缪静,马玉霞,康维钧,刘晶莹.
某市社区成人部分慢性病患病情况的调查[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4):172-173.
被引量:6
4
方向葵.
苏州某高校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情况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341-342.
被引量:1
5
施拥群.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19(2):166-166.
6
罗国辉,杨冀衡,陆泽元,黄建平,张新霞,张东辉,陆学东.
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2):289-291.
被引量:1
7
郑恒,崔丽萍.
亚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华南预防医学,2007,33(1):32-35.
被引量:23
8
唐荣德,刘社炎.
冠心病患者血液粘度与HDL—C和HLD—C/TC的变化及其…[J]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1997,5(2):78-81.
9
凌霄.
疏血通注射液和速碧林联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
.右江医学,2007,35(5):516-517.
被引量:1
10
王芙蓉,任香兰,许学杰,程森中,罗云波.
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07,18(11):77-77.
被引量:3
1
李光来,刘燕.
附—麦合剂对急性缺氧动物血液流变特性的影响[J]
.中医药研究,1993,9(5):59-60.
被引量:1
2
马杰,黄文增,张步延.
当归注射液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82-383.
被引量:7
3
沈宗国,陈东英.
析张锡纯论中风预报与防治[J]
.福建中医药,1991,22(2):10-11.
被引量:2
4
健康或疾病,观手能预报[J]
.武当,2000(7):54-54.
5
河濑美子,勒怀建.
高血压患者针刺治疗的探讨(预报)[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41-43.
6
张锦,王登,周珺,李茂星,贾正平,张汝学.
中草药对机体外源性和内源性褪黑素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15,38(10):2207-2214.
被引量:14
7
王秀英,韩林,李向红,于凌翔,毛潇君,刘成玉.
哮喘患儿发作期与缓解期白细胞变形能力、黏附功能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检测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59-759.
被引量:1
8
杨牧祥,杨宝元,田元祥,陈丽茹,方朝义,艾发元,善友琴,张景媛.
补气方、活血方、补气活血方对肺气虚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6):42-44.
被引量:24
9
李小兵,卢军敏.
从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变化探讨“不通则痛”的实质[J]
.陕西中医,2005,26(3):242-243.
被引量:7
10
刘向国,方志斌,蔡圣荣,王元勋.
肺气肿肺气虚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6,23(3):8-11.
被引量:2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